粥是百姓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主食,粥软烂易消化,加之口味多变,所以很是受欢迎。但是在众多糖尿病人的饮食指南中,粥常常被列在"不推荐"的名单上。

传统观念认为,粥因其易消化、易吸收的特性,会让血糖迅速升高,这对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来说似乎是个难题。

但事实上,只要掌握一些小窍门,糖尿病人同样可以既享受粥的美味,还不会让血糖失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选择完整的谷物

首先,我们要对粥的原料做出选择。糖友们要选择像黑米、紫米、玉米粒、荞麦、燕麦、薏仁等完整的全谷物,它们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延缓血糖的上升。

2. 干稀搭配要均衡

喝粥时,不要空腹喝,也不要一餐全是主食。因为空腹时,粥汤类的食物会比干的食物吸收更快,这样血糖容易上升,喝粥时还应该搭配一些蔬菜、肉类等其他食物,这样可以延缓粥的消化食物,避免血糖过快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控制煮粥的时间

煮粥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时间的熬煮会让淀粉颗粒糊化,加快吸收速度,加速血糖上升。糖友们煮粥时间不必过长,只要熟了就行,切不可用小火慢熬,,要保持食物颗粒的完整性,最好是煮出来的粥“米是米,水是水”。

4、注意进餐的顺序

进餐的顺序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要遵循“蔬菜-肉-主食”的进餐顺序,这样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粥里加点“料”

糖友们最好不要喝纯的米粥,可以在粥中加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肉、鸭肉、鱼虾、豆类等,这样可以减慢胃的排空速度,延缓淀粉进入肠道的时间,增加身体的饱腹感,有助于血糖控制。

尤其是下方这种鹰嘴豆,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是糖尿病人理想的食物选择。

煮粥时,加入一些鹰嘴豆,既能增添粥的口感,又能让糖尿病人享受到美食的同时,不必担心血糖的升高。

鹰嘴豆的膳食纤维能有效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速度,从而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同时,鹰嘴豆中的植物蛋白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6. 粥不要趁热喝

粥放凉后,淀粉的糊化程度会降低,吸收速度会变慢,血糖上升速度也会减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慢慢享受你的粥

慢慢喝粥,小口品尝,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减少进食量,对血糖控制有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喝粥后做轻运动

饭后适当的散步,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人尤其有益。

糖尿病人并不是与粥无缘,关键在于如何聪明地选择和搭配。通过上述几个简单的步骤,我们完全可以在享受粥的同时,保持血糖的稳定。记住这些小窍门,让健康和美味并存,糖尿病人的饮食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

此外,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食物的反应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尝试新的饮食方法时,做好饮食记录和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还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别忘了,合理的饮食只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结合适量的运动、定期的体检和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