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色文化不只停留于课本上,更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解成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人齐上井冈山,八千皆为衡阳人。”说起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每个衡阳人的言语间都充满了自豪与骄傲。雁城衡阳,是湘南革命的摇篮,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不朽的英雄诗篇。走在衡阳街头,随处可见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让人仿佛又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衡阳的“大思政”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省衡阳市教育局围绕“我的衡阳·我的奋斗”和打造区域教育中心的工作目标,实施全市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33”工程,鼓励衡阳市各学校结合自身的校情校史,开展与众不同的“大思政”教育,让衡阳的红色文化不只停留于课本上,更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以“党史”为教科书

衡阳的党史已逾百年。自1921年10月毛泽东同志创建衡阳第一个党支部,革命的火种就如星星之火在衡阳的青山绿水间渐成燎原之势。湘南学联、水口山工人运动、岳北农工会、湘南起义……丰富的党史资源成为衡阳思政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科书。

如何将这些党史资源转化为入脑入心的育人力量?衡阳市第八中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思政教育要融入平常,抓在经常。”学校党委书记宁中平告诉记者,衡阳市八中的思政教育是全员、全时段、多维度的。比如,每天晚上20分钟的主题班会;在校园开辟“党史学习教育园地”,利用网络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红色故事宣讲、学党史“国旗下讲话”、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师生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为了让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鲜活,学校还结合家国情怀、奋斗人生、党史知识、党史人物等方面的内容编写了晨读读本《追》和党史故事读本《寻》,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

除此之外,衡阳市八中还有一个坚持了26年的品牌活动——青年业余党校。为了响应衡阳市教育局“各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认真当好学校思政教育的‘领跑人’,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号召,衡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衡阳市八中校长文思源带头给学生和青年业余党校学员上思政课——《致敬!大国担当》《时逾百年,初心不移》《奋进新时代,重温长征路》《争做新时代好青年》,或围绕热点时事展开分析讨论,或围绕党史展开历史回顾。课后,学生纷纷表示:“校长上的思政课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温度,不仅激发了我们学习党史的兴趣,也让我们深受鼓舞。”

衡山县岳云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培育了革命先驱杨开慧、李启汉、何孟雄,军事将领邓华、音乐家贺绿汀、文学家丁玲等一大批杰出人才。何叔衡、徐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学校执教。校长吕强说:“校史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依托校史资源、红色资源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两种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校本读物《岳云红色文化》;举行红色故事宣讲会;举办红色文化演讲比赛;制作有特色、有内涵、高品质的红色文化文创产品;组织学生撰写红色微故事、微小说,创作红色微视频、微电影……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造力,培养具有红色底蕴的新时代人才。

去年9月,学校还将课堂从教室搬到韶山“现场”,通过沉浸式的互动交流、思想碰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大思政课堂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更有情怀,更有力量。

以革命先辈做人生榜样

“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在夏明翰故居,衡阳县洪市镇中心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刘漫琪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三封家书》的故事,动情处,眼含热泪、几度凝噎,亦令闻者唏嘘。

衡阳县洪市镇中心小学坐落于夏明翰烈士的故里,以讲好明翰故事、传承明翰精神为己任,积极培育“红领巾讲解员”。“我们要建设一支真正能讲好明翰故事、传播红色声音的‘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因此不仅要把专业讲解员‘请进来’,还要带领这支队伍‘走出去’,深入到夏明翰故居各场馆开展实践。”校长戴利斌如是说。

今年12岁的刘漫琪作为学校首批“红领巾讲解员”,多次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夏明翰故居开展义务讲解,她说:“作为生长在明翰故里的‘后来人’,我们讲好英烈故事,就是用行动为传承红色基因尽一份力量。”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校除了每周二定期邀请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及夏明翰故居纪念馆真正的讲解员来给这些小讲解员上课,给他们传授必备的讲解技巧、讲解礼仪以及进行形体训练等;还甄选了一批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就义诗》《三封家书》,讲解明翰精神背后的故事。学生在一遍遍诵读和一次次讲解中不断深入了解,逐渐沉浸其间,“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矢志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奋争不息的无私品格,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明翰精神犹如一盏明灯感召并激励着他们。学生说:“革命先烈砍头都不可怕,我们学习中遇到的那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衡南县第一中学开展了“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主题活动,师生围坐一起,一边品尝红米饭、南瓜汤,一边聆听红色故事。革命先辈不惧艰难险阻、永葆顽强斗志的革命精神,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礼。学生张曼玲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舍命打拼来的,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立志报国,不负先烈!”

食堂变“课堂”,一份简单朴实的红军餐,让师生更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走过的苦难历程。学校利用红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爱党爱国教育活动,在系列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多元思政“金课”

课堂内,衡阳市教育局聚焦思政教育“第一课堂”,要求各校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做好各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使各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全力打造思政教育“金课”,守住课堂内思政教育主阵地。

“倡廉洁,扬清风,铸民魂,育新人……”随着铿锵的诵读,一场别具一格的清廉音乐思政课开讲啦。一个个清廉故事感人至深,一首首旋律优美动听,让清廉教育由“理论灌输”变为“艺术感染”,由“刻板说教”变为“精神输出”。近年来,南岳区金月小学依托清廉学校建设开设清廉思政课堂,从主题到框架、从形式到内容,将廉洁教育与时政教学要点进行深度融合,增强廉洁教育的时代性;选取有关清廉的重要论述、名言警句、经典诗词、名人故事等内容,精心汇编《清廉文化教育读本》;通过教唱清廉歌曲、绘制清廉图本、插入清廉小故事等,把清廉文化有机融入语数美等学科中。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主题征文、小视频评比活动、“清廉进校园·清廉在我心”主题班会等传递清风正气,播撒清廉“种子”。

衡东县成文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思政课程体系,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此外,学校还通过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和世界。比如,在历史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发展和进步;在党建+思政大课堂上,学校党支部书记带头上课,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家形成正确三观;学校以红色音乐中的党史为主线,通过讲红歌、唱红歌设计音乐党史课,以歌叙史、以乐化人。

为解决学生的思想痛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与探索,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注重问题导向,开展各学科思政公开课,要求各学科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找准育人角度,把讲台搬进社会,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比如,思政学科教师设计“鉴往知来”党史专题展,展示嘉兴红船、《共产党宣言》、入党誓词等图片材料,让学生讲述其背后的人物故事和自己的理想;语文教师胡红英在课堂引入歌曲、诗歌等元素引领学生体悟历史情境等,提升育人实效。此外,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段宜虎还主动走进课堂,带头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

衡东县第一中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了让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党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举办“思政辩论赛”“模拟联合国辩论”“模拟政协提案”等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提升思政素养;通过组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宪法知识宣传等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聘请校外名人上思政理论课,让学生用写“周记”的方式发表见解,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分年级设置“追寻红色足迹”“学做衡东土菜”“保护洣水湿地”“探秘锡岩仙洞”等研学主题,让活动“研”味十足,“研”有所获。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衡阳市各学校充分挖掘和整合衡阳本地丰富的人文历史、革命传统、科技教育等思政教育资源,将理想信念教育、国防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思政教育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地气。

掀起思政“论辩”热潮

课堂之外,衡阳市教育局以“问难论辩”的方式开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推出以“校园思享会”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辩论赛。2021年起,市教育局每年都会举办思政辩论周活动,精心挑选比赛辩题,引导大中小学生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展开对话与辩论,让学生在对话中明辨是非、知晓善恶,在辩论中学好党史、认清国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思政课由此实现了课内、课外无缝对接。

蝉联衡阳市“校园思享会”思政辩论赛(省示范性高中组)三连冠的衡阳市第一中学代表队,彰显了该校“问辩”的教育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该校于2021年推行“问辩课堂”改革——让每一节课都贯穿“问难论辩”的科学理念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论辩、深入探究、实际演练。这种“问辩课堂”通过“问难辩驳”层层推进,将“表达权”“思维权”“动手权”“归纳演绎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敢于发问辩驳、勇于思考表达,从而增强思辨能力,并通过深入开展情感教育不断加强思政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辩论队员的成长正是“问辩课堂”教学结出的硕果。

论证和辩论之中,学生也在追求真善美。当辩手围绕辩题查找资料,深入社会考察调研,切身感受国家进步和社会变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担当,促进了正确三观的形成。参加过两届辩论赛的市一中队员李奕恒说:“参加辩论赛虽然要牺牲一些时间,但收获也很多。我们了解到很多平时上课接触不到的东西,也会去思考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

一直为辩论队做文书工作的高三学生李祎臻说:“我以前一直是二极管式的思维方式,参加辩论赛后,我整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写稿子、与同学讨论以及与对方切磋的过程中,我的辩证思维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衡阳市教育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大中小学思政辩论赛’为抓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衡阳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思政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创新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发挥思政教育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湘南第一党支部重现昔日荣光,当衡阳党史馆音乐党史课成为新时尚,当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深深镌刻在衡阳人的血脉中,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衡阳就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等待着更多的教育人去翻阅、感悟和开拓。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转发朋友圈】

《中国教师报》

本期还有哪些精彩内容?

▼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