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现在有空吗,孩子嘴角长疮好几天,你帮忙看看。”“孙大夫,家里的老人卧床生褥疮了,给开几贴药吧。”……近日,在肥城仪阳街道贵愈堂中医诊所内,不少患者正等着孙远贵看诊,忙碌的孙远贵在各个患者间来回走动。临近中午时分,就诊的患者陆续离开,此时孙远贵才有时间坐下来喝口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术精湛 恩重如山”“华佗在世 妙手回春”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既代表着患者对孙远贵的信任和肯定,也代表着对他可靠医术的褒奖。“在这里治疮,不仅好得快、痛苦小,而且花费少,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信服孙大夫,不少外地的患者也都慕名而来。”患者周女士说。

“孙老师每天都是如此,忙忙碌碌,在诊所里看完诊后,还要抽出时间解决网络上的问诊。”护理人员曹莉说,今年三月份,家住辽宁铁岭的一位患者因长期卧病在床,褥疮严重,伤口已有拳头大小,患者家属通过网络咨询到了肥城有位治疗褥疮的专家,在与孙远贵取得联系后,通过视频连线以及患者家属提供的图片,孙远贵立即开出药方,经过三个多月不间断的治疗,该患者已痊愈。

作为泰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翟氏疮疡疗法的第十四代传人,孙远贵已行医40余年,有着一套完整系统的诊疗和药物体系。据了解,翟氏疮疡疗法最早由翟应前创于明朝永乐二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起初,略通中医文化的翟应前,携全家逃难流落到仪阳村安家落户,以行医维生。他看到因蚊虫叮咬感染而引发的疮疡疾患使当地百姓备受折磨,于是便专心研究疮疡疾症的医治方法,一生救治病人无数,其医术传于后人,经多年的临床实践与中医中药理论紧密结合,在一代又一代的人手中逐渐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远贵自幼聪明好学,人品醇厚,1982年高中毕业后,自愿投师第十三代传人翟中泗,学医七年,并兼顾翟中泗夫妇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翟中泗毅然决定将翟氏独创的中医医治疮疡疾病的方法和秘方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此后,孙远贵又自费进入泰山医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在为百姓行医的同时,积极汇集整理翟氏独创疗法及药方,发展翟氏疮疡疗法,因病辨证施治,同病分期而治,开发研制出集消炎、活血、通络、去腐、生肌、愈皮于一体的100多种中药方,现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白天在门诊为患者看病治疗,晚上就潜心研究中医药文化,以求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的健康服务,我将奉献毕生的智慧和力量,去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孙远贵说。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除在门诊接诊患者之外,孙远贵还经常走进社区、养老院,为群众讲解中医保健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在遇到家境困难的患者时,他经常给予特别的关照,免费为其治疗。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已被赋予更多意义与价值,焕发出了全新光芒。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