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书架上的《道德经》

我出生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公寓里堆满各种书籍,这些书滋养了我的童年。那年我17岁,5月的贝尔格莱德草木葱茏,时常飘着淅沥小雨,我漫无目的地在房间踱步,随手拿起父亲书架上的一本书来读,这是我第一次邂逅《道德经》。

复杂又清晰,自相矛盾又直截了当。那个午后我深深地被《道德经》吸引。塞尔维亚语版本的《道德经》中说中国的汉字有很多意思,读原版中文可以了解更多,我渴望深入阅读《道德经》。于是,我自学中文的旅程就这样开启了。

学习中文的热情和实际的学习进度却是天壤之别,但困难并没有消除我学习中文的动力。起初,我通过抄写《道德经》学习认识汉字,并借用《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常观。刚好我的邻居是一位中国商人,我就用《道德经》里学来的中文试图和他交谈,我当时用了古代的汉语“故”而不是“所以”,加上我语序错乱的表达,他显然是没有听懂我的话,而我却迫不及待地想要“炫耀”我的中文。

铁杆友谊照亮中塞合作之路

在我大学的最后一年,我开始通过应用软件系统自学中文,感受汉字之美,那是我爱上这门语言的时期,并从阅读中开始了解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我的父辈在南斯拉夫出生和长大,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但我们曾经伟大的国家后来分裂成几个国家。“如何真正帮助人们?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开始问自己。《罗马典故》中有一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我来说,所有的小路和大路都交会在一个地方——中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对照塞尔维亚语的毛泽东诗选阅读《长征》,因为我的国家有一段与中国类似的历史,这使我对诗歌中表达的中国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感同身受。之后,我还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书籍,我逐渐对中国道路尤其是“一带一路”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

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改善了塞尔维亚人的生活,匈塞铁路贝诺段的通车让塞尔维亚成为率先迈入“高铁时代”的中东欧国家;中国企业紫金矿业的投资让塞尔维亚百年矿城波尔市死而复生,焕发绿色生机,我在贝尔格莱德大学采矿和地质学院的很多同学目前都在紫金矿业工作;此外,中国正在通过建设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帮助塞尔维亚发展绿色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右)与汪在聪教授讨论月球陨石样品,进行样品测试准备

留学中国筑牢中塞友谊之桥

2022年冬日的一个晌午,暖阳缓缓地流淌进我的房间,妙曼柔和。我在塞尔维亚教育部网站上看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通知,塞尔维亚有5个申请名额。我申请的研究方向是“行星地质学”,中国在行星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我希望得到这个奖学金的机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过地球理论、地质学、行星科学、天体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构建不可替代性的技术平台等途径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并取得了突出成绩。汪在聪教授在地球、火星和月球增生演化以及地球壳幔分异与成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于是,我填报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表,并给汪在聪教授写了一封邮件,表明我的求学决心。

得知我获得奖学金时,我欣喜若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8月末到达武汉。现实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震惊。武汉是一座现代化的智慧城市,这里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站在长江边让我想到家乡的多瑙河,漫步东湖绿道让我想到萨瓦河上的岛屿阿达齐甘利亚。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非常顺利。我目前所在的大学瞄准中国国家深空探测规划,长期开展行星地质科学研究,参与了多项探月探火等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我如愿以偿地在汪在聪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我的博士研究,主要研究月球上的年轻岩浆作用,目前我正在利用学校的各种先进仪器分析月球陨石。

我的同门李毅恒也是汪在聪教授的研究生,他参与了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我们经常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2024年春节他邀请我去他的家乡襄阳过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融入中国家庭,十分难忘。他的家人淳朴好客,祖母总是嘘寒问暖确保我什么都不缺,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尽管我百般推辞,过年的时候祖母硬是给了我一个红包,说这是中国过年的习俗。我和父母视频通话并给他们介绍朋友的家人,那温馨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朋友一家带我去了祖母的村庄,给我介绍了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振兴,朋友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在这里生活,曾经的中国农村都是泥路,现在都是柏油路。中国乡村的发展真是难以置信,许多电动汽车在乡间行驶,即使是在贝尔格莱德最富裕的街区都很少见到电动汽车。参观襄阳古城的关圣古镇和古隆中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置身其中的我仿佛穿越到了三国时期,与诸葛亮对话。

虽然塞尔维亚与中国远隔万里,但总是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我是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历者、见证者,我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讲给塞尔维亚的朋友听,他们都为中国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我也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我渴望努力学习,帮助我的国家实现快速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作者 常观(KOSTA CRNOBRNJA)[塞尔维亚]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塞尔维亚籍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赵阳平、吴凌奇)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6期)

作者:常观(KOSTA CRNOBRNJA)[塞尔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