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1月8日一早,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教师赵之伟习惯性打开手机,浏览“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页面跳出当天发布的信息“节气之美,看昭卫学子绘说节气之立冬”。清新的版式、简洁的文字、手绘的画面,一下吸引住了赵之伟的目光。她认真阅读过后,感受到久违的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水三候。韩清硕 绘图

“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生活关联密切,但事实上,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处于被‘忽视’或者‘遗忘’状态。这完全由学生创作的内容,引起了受众对自然现象的关注,这是中医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一次表达。”

2024年5月28日午后,当赵之伟表达对《节气之美》专栏的看法时,从立冬到小满,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几名学生已经完成了14个节气的内容制作和发布。

一个始于冬天的策划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宋代诗人陆文圭的《立冬》描写了秋天结束冬天来临之际的景象。滇东北高原的相同季节,2023年9月,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成立。

2023年9月,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正式发布“一训三风”,也就是“校训,校风、教风与学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寒节气。王洛天 绘图

任职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的蒙任卡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学校提出“文化润校”背景下,中医学院如何把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体验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如何将教学延伸至第二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学校宣传统战部的提议下,落点很快在二十四节气上找到。“我们开辟《节气之美》专栏,旨在期望解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间智慧,以直观易懂的图画和文字,让更多人了解并遵循自然规律,从而改善生活品质,远离病痛。”蒙任卡说。

2023年11月初,中医学院中医2205班学生王士滔被蒙任卡老师叫到办公室,王士滔接到一个任务,运用二十四节气宣传中医思想,同时普及养生知识。

“中学时期我喜欢读书,不写稿件,到了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平时写简报、简讯,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其实心里没底。”王士滔说。

王士滔立即物色绘画和写稿件厉害的同学,中医2304班的刘泓庆和针灸推拿2201班的龙香很快进入节气之美专栏团队,一个负责文字审核,一个负责绘画,参与绘画的还有中医2202班的韩清硕与王洛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绘说立冬。龙香 绘图

《节气之美》专栏的推手蒙任卡,担任了内容生产的指导老师。

2023年11月8日,节气之美专栏第一期《冬至》发布,看见公众号上自己的名字,王士滔很激动。在以后的文稿撰写中,他征求其他同学意见,对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逐渐形成固定模式,比如在发布《大雪》内容时,增加了“三候”概念,让受众感知每个节气细微的变化。

写稿是刘泓庆的拿手好戏。这个来自四川内江的姑娘,父母都是医生,父亲是中医。她承认选择中医专业有父亲的引导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她对文学的偏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理解。

“中医与生活和文学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从日常生活推断病情,编写成故事就是文学的表达。”在节气之美专栏这个策划里,刘泓庆其实担任了文字稿件一审的职责, 除了对王士滔所提供的稿件进行修改之外,还要不断了解全国不同地方节气习俗的差异,同时还要兼顾写小说,这是一种乐趣,“让那些难懂的古文知识,有文学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公众号读者接受。”

一年之终,知止不殆。

在《大雪》这一期专栏里,粉丝留言区表达了赞赏和祝福。

“昭卫学子,大雪来临,理应整装待发,奔赴心中梦想,实现医学梦想,展现个人风采”。

“太厉害了吧,画和图都好好看”。

揭秘节气里的密码

龙香和韩清硕的绘画风格各异,龙香偏重于国风,而韩清硕专注于漫画,王洛天擅长软件作画。

除了把养生知识通过画面传递出来,龙香的国风手绘更能表达节气习俗。在《春分》专栏里,她用一幅画表达了“送春牛”这一春分习俗。一头昂首的牛走在繁花盛开的田野里,牛背上的牧童略微抬头看向天空,远处的天空是落日和鸟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分节气送春牛。龙香 绘图

在红纸或黄纸上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样,民间称为“春牛图”。春分时节,由民间善言唱者将“春牛图”送至家家户户,并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称为“说春”。这个画面是有关农耕时代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记忆,它唤醒了受众向往大自然而多了一份亲近感。

立冬代表冬季的开始,冬季养生的重点就在一个藏字。在冬天,人应将自身的正气藏于体内,以备来年的能量消耗,从而防止外邪入侵。

如何把这一认知通过绘画传递出来,2023年11月8日,在节气之美专栏开篇《立冬》里,龙香的笔下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小松鼠藏在树洞里,树洞里还有一些松果,毫无疑问,这是小松鼠备用的冬天食物。

“小松鼠本身是一个可爱的形象,但当它和勤劳结合在一起,就增加了趣味性,受众一定程度上会理解冬季‘藏’的文化意义。”龙香说。

对龙香、韩清硕和王洛天来说,在媒体读图时代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当下,要把中医的养生、节气变化的自然景观和民间习俗表达出来,是一件不易的事。文字的解读相对轻松些,但图画的呈现有时需要绞尽脑汁。

虽然刘泓庆和王士滔提供了前期文字稿件,但很多时候,文字并没有给两位绘画者灵感,她们要靠自己凭空想象和主观创作来完成绘图,以此调动受众从视觉感知节气的意义。

韩清硕的漫画作品保持着整洁风格,“每次画画之前,要做的两件事,一是仔细阅读文稿,二是想想指导老师提的要求。”韩清硕复盘半年多的工作时说,“绘画让我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同时专业知识也得到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水节气。韩清硕 绘图

从节气之美专栏第二期《小雪》开始,韩清硕参与专栏绘画,让她满意的是《雨水》这一期的关于三候的作品,“比以前灵动一些,一幅画三个不同场景把雨水节气的演变表现出来了”。

雨水是立春后的一个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劳作开始了,体现在韩清硕的画面上,是水獭将捕获的鱼一字排开、是鸿雁北归的身影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是大地上的植物开始抽出嫩芽,天地之间一片盎然生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校园文化的雨水正在滋润着一代人。

卫职院校的文化积淀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从“一年之始,万物启蛰”的春天,到“一年之终,知止不殆”的冬天,四季交替和轮回,奠定了人们的生存基调,也奠定了人们顺应天时的生活哲学。

中医学院副院长杜章宽也是节气之美专栏指导老师之一。他在和身边的朋友谈起养生时,发现很多人听不懂,有人提出建议,能否有一个很明了的方法,让更多人接受养生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如何在节气里感受四季之变,从而关注养生。”《节气之美》专栏的诞生,让中医专业毕业的杜章宽的想法有了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藏。龙香 绘图

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是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两个职能,被《节气之美》专栏成全。

2023年9月5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发布“一训三风”,校训“行己有耻,开物成务”开始影响师生群体,

“行己有耻”即“育人”,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知耻明理,知可为而不可为且“日用而不觉”,守好言行举止边界。“开物成务”即“育才”,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做可以担当大任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知行合一的开拓型人才。

“《节气之美》专栏是文化润校的具体表现,用中国传统文化育才,和校训开物成务高度吻合。”杜章宽说。

中学时期只阅读不写作的王士滔,参与节气之美专栏稿件撰写有所收益,“半年下来,我知道了怎样利用文字表达和描述才能触动受众,同时也对二十四节气有了专业了解,比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自然气候特点,在给病人治疗时,方法也会不完全一样。”

《节气之美》专栏成为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虽然画手们对节气的理解有所不同,每次刊物绘画的风格推陈出新,但是,这正是这个平台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学生遇到更好的自己。”蒙任卡说。

尊道问学,敦厚崇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寒节气。王洛天 绘图

节气之美专栏编辑吴顺惠认为,专栏内容还可以多元化,带有科普视频的阅读量会高一些,像《大雪》因为插入视频,阅读量接近3000。

蒙任卡有个计划,第二轮节气之美专栏继续下去,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非遗知识与24节气的相关性,凸显特色,以丰富专栏内涵。同时,也将优化传播形式,结合视频与文稿,持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在将二十四节气与人的关系推到公众号之前,赵之伟也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线下推广,但受众范围狭窄效果并不理想,公众号上阅读量让她感到欣慰。

来源 /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田朝艳

监制/ 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李建芹 编辑/严家佳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告:即日起,“ 微昭通 ”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