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说:“越自律,越成功。”

为了让孩子变得自律,一开始是父母在给孩子“他律”。

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努力学习和生活,体现积极向上的面貌,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父母在期待的事情。

可是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挑灯夜读、兴趣广泛、理想远大,但是并不出色,常常不如那些读书时间少,还有点捣蛋的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自律的本质,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努力消耗时间。”

“无效努力”,正在悄然废掉一部分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满负荷”努力,只会让他疲惫不堪。

作为70后,我成长的环境,是很苦的。

山旮旯里的一栋小屋,是我家。

父母很穷,为了生计,不得不安排几岁的孩子,都去割稻子、插秧、砍柴。

因为干农活,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但是我并不责怪父母,反而在劳动中,感受了不一样的童年。

如果不是农忙,我也和同伴,去水沟里捞鱼,田野里找蚂蚱,爬树等。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时间上的安排,越来越满。

和我同住一个小区的李阿姨,女儿三岁,就开始学古筝了。周末也会去书画班、英语班。

夜里,李阿姨陪同女儿一起弹琴,叮叮咚咚的声音,常常到夜里十点多。

当女儿七岁的时候,李阿姨抱怨不断,说女儿太笨了,什么都学不会。

李阿姨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一个月古筝,比我的女儿学了三四年,更厉害......”

为什么别人一学就会,自己的孩子,怎么都学不会。还不是愚笨的缘故,而是已经疲惫了,或者说厌倦了。

社交大师卡耐基说过:“尽量在舒适的情况下工作。记住,身体的紧张会制造肩痛和精神疲劳。”

从小就开始打“疲劳战术”,那么到了后来,人是扛不住的。

想一想,一个大人上班一整天,回家后都不想动,不想做家务。更何况是孩子呢?

上课一整天,回到家,还要被额外安排做试卷,去练习钢琴等。到了第二天,持续性没精打采,这效率肯定堪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机械式”努力,只会让他重复昨天。

有一种快捷的方法,叫“复制黏贴”。

就像印刷纸张一样,一口气就能出几张,但是内容一模一样。

一段文字,反复抄写,会让你记住;连续一个月都抄写,估计你都要生气了。

可是有的孩子,从小到成年,每天都在努力,但是其实是“重复了一天”。

也许父母会疑惑,有的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不也成功了吗?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不行。

也不想一想,人家是一件事,越做越精细,一直在创新,并不是重复劳动。

比方说,打铁的人,一开始是手工打铁,后来买了机器。再后来都自动化了。

父母让孩子重复昨天,无疑是墨守成规的迹象。

通常可见的情况有几种。

回到家,孩子有数学和语文作业,母亲要求一定先做语文,后做数学。反复这样强调,因此孩子就没有了自己的主张。孩子要是马上做数学,就会怕母亲责怪。

孩子要练习钢琴,是不允许改变的。因此孩子心中的绘画梦,就被遏制了。

孩子只懂得抄书,而没有自己的感悟。反反复复抄写,滚瓜烂熟,但是一次都不会用。遇到分析题,毫无办法。

只是让孩子重复昨天的事情,养成刻板的习惯,并没有自己去思考,积极改变,也不敢创新,那就努力也不见得有用。

要明白,僵化的绝非机器,而是头脑机械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跟随式”努力,只会让他成为别人的影子。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叫羊群效应。

一群羊,只要头羊去了哪里,大家都会去哪里。

认真观察,会发现一群羊从一个地方经过,前面的羊吃光了青草,后面的羊觅食就困难一些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就是让孩子一步步变成“后面的羊”。

邻居小李,去了数学班,那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去。小李考了一百分,自己的孩子九十分,那就更要去了。

同学小赵去了省城游玩,带回很多快乐。自己的孩子,也要去,否则就特别没有面子。

同学小六,每天五点起来读英语,那么其他的父母也喊自己的孩子,五点就起来。

各种盲从的行为,让孩子成为别人的影子。若是别人是“几个人”,你的孩子就一直迷茫,活成了“四不像”。

并不是人多的地方,别人做得好的方面,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孩子的个性都会弄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提高努力的效率,是育儿最大的清醒。

生儿育女不容易,努力之下,更要提高努力的效率。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具体来说,建议父母们做到三点。

其一,尊重孩子的选择。

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顺序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慢慢培养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发现并鼓励孩子的优点,人定孩子的选择的对的。万一孩子要改变,也是包容的。毕竟,父母不能对孩子负责一辈子,孩子要自我负责。

其二,选择正确的赛道。

不要什么行业都涉及,什么方面都争第一。而是懂得扬长避短。

孩子的路选择对了,兴趣爱好和事业能融合,那就良性发展。

其三,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做不到的,还苛求孩子,这是很可怕的。学会和孩子做朋友,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比直接说教更好。

正确的努力方式,是四两拨千斤,而不是大炮打蚊子。

舍去了无效的努力,忙得有价值,闲得有滋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