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人这一生,不得不和人打交道,可是人心叵测。

对你笑的人,不一定爱你,也许是要利用你;严肃对你的人,不一定是恨你,也许隐藏了最深的爱。

还有人,今天和你做朋友,明天忽然就反目成仇;昨天和你闹翻了,今天又来帮你。

因此,不管和谁打交道,要懂得“三七定律”,给自己留退路。

唯有这样,放过了别人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逼人到绝路的事,反噬。

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智囊》里写了一个故事。

辽东有一个管家庄,庄主老实忠厚,也很会经营,因此赚得不少财产。

有一群女真贼人,趁庄主不在家,就发起袭击,把财产掳走了。

临走的时候,贼人把庄子的妻子孩子也掳走,当成奴隶使用。

庄主回到家,发现钱财丢了,还不怎么生气,看到妻子孩子都不见了,这就气急败坏了。

庄主想,若是没有了家人,以后非常难以东山再起,不如和贼人拼命,也许有转机。

庄主悄悄来到贼人的营地,恰好碰到妻子在帮贼人打水,于是暗中联系,夜里让老婆在营地放火,自己在外接应。

商议好了,庄主就抱着干柴,堆放在营地周围。

深夜里,妻子在内点火,庄主在外放火,营地顿时火光冲天。

在混乱局面下,庄主带走了妻子和孩子,还顺手牵羊,把贼人抢来的珠宝,也带走了。

冯梦龙点评:“人急计生,信夫。”

是的,一个人到了绝路,也会“孤注一掷、同归于尽”。谁都不知道,他的爆发力,到底有多大,后果有多严重。

人在绝路上,仇恨是最大的,你不得不信。

多少人,为了血海深仇,可以做亡命之徒。你遇到这样的人,还能安然无恙吗?

就算你是王者,人家也会想办法,突破重重障碍,靠近你,让你的日子战战兢兢。

有一种现象,叫“触底反弹”。

你使劲逼人家,那就如同按压弹簧一样。弹簧到了最底部,就再也按压不下去了,也会有巨大的反弹力。此时,你稍有松动,弹簧的力量抽打你。

要知道,兔子急了也咬人,狗急跳墙。更何况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呢?就是世上的老实人,一旦气急败坏,那也是招惹不起的。

《印山寺碑》中说:“蜂虿有毒,豺狼反噬。”

一旦被反噬,如豺狼一样凶狠,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凡事留三分余地,聪明。

俗话说:“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被反噬的根源在自己身上,那么避免被反噬的方法,也在自己身上。

人应该有预判,在后果来之前,就改变自己,从而把后果放在自己的可控范围。

冯梦龙说过:“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做事留下一定的余地,力量、关系、感情、钱财等,都有保留的空间,这就是社交的高明之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到“三七定律”。

其一,争吵时,争执七分,三分闭嘴。

吵起来,就很容易头脑一蒙,然后就分不清轻重缓急了。甚至开始谩骂。

你若主动闭嘴,哪怕是三分钟,都会让自己回过神来。起码不会让争吵升级。

人,最怕是不是吵架,而是在气头上,把最坏的结果,推出来了。消消气,还可以回到心平气和的状态。

其二,聚会时,喝酒七分,三分清醒。

人与人交往,常常会相聚,无酒不成席。

你不要喝醉了,也不要把人家逼醉了。一定要有三分不醉的状态。

当你扛不住的时候,放下酒杯,主动认怂,或者及时离开,都可以。

喝酒误事,喝酒闹事,这都是不是好事。身体和感情,都要兼顾,不能借助酒精的作用,就肆意妄为。

其三,结仇时,仇恨七分,三分放下。

难免有一些人,会被得罪,接下来你要讨好,还是继续得罪呢?

最好是放下,给一点余地,用来化解矛盾。

通常,人与人是没有深仇大恨的,你也不要咄咄逼人了。

有理让三寸,无理退三步,你主动给人台阶,这是你的智慧,也是避免彼此报复。

其四,帮忙时,代劳七分,三分自助。

帮忙的时候,给人七分满足就够了。

再看对方,若是一动不动,说明你帮他是没有意义的,他是一个装睡的人。

对方能够主动三分,说明他在想办法,值得你帮忙。

其五,共事时,诚心七分,三分戒备。

社交过程中,同事、合作人、共利的人是很多的。你应该表达自己的诚意,强化关系。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也许对方在虚假的朋友,假装的合作。你的戒备,就可以洞察到不同的情况,避免自己上当受骗。

不是谁,都值得你掏心掏肺;也不是谁,都非得有深仇大恨。爱有度,恨有度,吃喝有度,进退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不管干啥,都要懂得,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也不要动不动就突破底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还不得不涉足江湖,甚至要蹚浑水。

江湖里,有鱼虾,也有水草,还有蚂蟥、吸血虫等。

盲目与人针锋相对、各种讨好,都是错的,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懂得“三七定律”,给人一点面子,也给自己体面。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