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付费专栏文章,共6000余字,前五分之一免费试读)

1

公元1895年10月8日深夜,朝鲜汉城景福宫内火光冲天,杀声四起,几名日本兵在四处逃散的宫女里抓住了一名美貌女子,逼问是不是王妃,女子连连否认,一名兵士查看她的太阳穴说,“此人正是闵妃,左额有痘痕。”女子还要说什么,几把乱刀便砍了下来,女子立即倒在血泊中……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山东半岛某处港口,一个年轻官员正在码头隔海眺望,若有所思。一名幕僚走上前来向其禀报说,从朝鲜得来消息,日军已攻占汉城,清洗了景福宫,闵氏被害。

年轻官员黯然不语,过了一会,长叹一声说,“她如若早听我言,何至如此?可惜可叹。”

闵氏,即闵妃,也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明成皇后。而这位年轻官员便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袁世凯。

2

128年后,亦即2023年4月,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美国前夕接受媒体采访,事无征兆地大谈特谈起了台湾问题,认为“台湾问题是国际问题”,透露出“台海有事也是半岛有事”的意思。台湾问题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中方自然提出警告。但在中国提出警告后不久,韩国旋即蹬鼻子上脸,竟然召见中国驻韩大使表达抗议。中国对此进行了反击。6月8日,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在与韩国反对党党首李在明会晤时,他提醒韩国人:“美国现在想方设法地遏制中国,有人赌美国赢、中国输。但这明显是误判,没有看清历史大势。现如今赌中国输的人以后一定会后悔。”

这话在韩国朝野掀起巨浪。尹锡悦当天在主持内阁非公开国务会议上愠怒表示:邢海明的处事方式让韩国国民很不快,“让人想起二十几岁时的袁世凯”。

数十位韩国议员纷纷接受采访,表达抗议,更有议员叫嚣,“现在不是明朝和清朝了!”

韩国外交部自然不甘落下,再次招见邢大使,他们“代表几千万大韩国民表达抗议”。

一场由韩国挑起的外交风波,最后在韩国自己的众声喧哗变成了外交事件。

韩国为什么一下如此冒犯中国?而且只要中国一交涉,立即会小题大做,上纲上线,跳得一个比一个高?不对劲吧?是的,很不对劲!就像电影《满江红》里易烊千玺跟沈腾说的,“一下变得这么硬气?不对,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韩国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一下变得这么硬气?

有人说,现任韩国总统尹锡悦是右派,不像他的上任文在寅是左派,自然跟中国疏,跟美国亲,加上美国一拾掇,自然会跳得高。

还有人说,以前韩国跟中国关系好,是因为中国是韩国第一顺差国,每年都从中国赚取大量外汇,但自2023年初开始,中国竟然成了韩国的逆差国,不仅赚不到中国的钱了,反而让中国赚了钱。既然如此,干嘛还要在中国面前“装孙子”?

这些观点说对,也不对,如果只考虑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而不考虑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都是以偏概全,皮相之论。

那么韩国人的民族性格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是四个“自”,自卑、自尊、自大、自强。

而这个四个“自”恰恰跟中国有关。

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无论是韩国国会议员,还是尹锡悦本人,都提到了“明朝”“清朝”甚至“袁世凯”字样。尤其尹锡悦提到“袁世凯”时,内心是委屈的,亦即不爽的,是一种小媳妇、甚至是小妾的心态与姿态。

为什么会如此?

下面就来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了解韩国面对中国时,既自卑又自大的民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