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明星电动汽车公司——e.GO宣布,正式停止业务运营。此前该公司已申请启动破产重组程序。至此,又一个造车新势力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众多车企纷纷推出自家的电动汽车,力图在这个领域抢占一席之地。然而,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早期的“造车新势力”开始倒下。

据媒体报道,e.GO公司成立于2015年,与中国众多造车新势力几乎同时起步,曾被誉为德国工业4.0的璀璨明星,其创始人更是被视为德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公司主打小型电动汽车市场,售价约合人民币15万元,一度备受瞩目。

辉煌一幕停留在2023年10月,公司通过SPAC方式实现纳斯达克上市。但随着今年欧美宣布电动化进程放缓以及公司经营困境集中爆发,最终匆匆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0年前后,e.GO曾计划进军中国市场,并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期望建立生产线工厂,扩大生产规模。然而,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同年,e.GO公司因融资受阻而陷入资金链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幸运的是,荷兰私募股权公司ND Industrial在此时伸出援手,成为e.GO的大股东,并投入资金新建工厂、恢复生产,并进行了多轮融资。

然而,好景不长。尽管e.GO在2023年10月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thena Consumer Acquisition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在IPO前声称估值达到约9亿美元,但上市当天的市场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最高市值仅为1.3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e.GO的股价迅速下跌,很快跌破1美元,最终走向破产。从上市到陨落,这家曾经备受瞩目的电动汽车新星只用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e.GO 发言人这样解释破产原因:“由于电动汽车行业的不利发展叠加资本市场动荡,公司缺乏继续融资的能力,最近行业其他参与者的处境又加剧了这种局面。”

从财报中,我们得以窥见——e.GO一直存在严重的现金流问题。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营业收入仅仅25.6万欧元,但净利润为-2422万欧元。

更惨淡的现实摆在眼前:从2015年到今年,e.GO仅仅交付了约1300辆车。尽管公司声称新车型 e.wave X 获得了11000 辆的预订单,但该车型并未如期获得欧盟批准,可见自身造血能力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之下,2023年,比亚迪海外销售超过24万辆新能源汽车。如今回头看,e.GO和之前消失的造车新势力有着相似的路径:以传奇故事开头,烧光数亿资金,自身造血能力差、亏损无以为继,最终惨淡收场。

2024,造车最卷,躺着赚钱的日子不再有了。

e.GO的倒下并非个例。目之所及,全球电动车江湖正进行一场“生死竞赛”。

今年5月,美国明星造车公司Fisker于宣布启动破产程序,巅峰期市值高达80亿美元,曾被誉为“特斯拉杀手”。

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库存压力加大,新一轮“价格战”掀起,整个行业陷入“内卷”的状态,不仅卷价格、卷配置、卷流量,甚至卷老板。如今市场环境变化,大家都承认了“内卷”的合理性,以前是拼先发优势、资本优势,但下半场得依靠产业链体系、快速的应变能力,以及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取胜。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岳峰云母新材料——工厂占地4.5万平方米拥有11条云母纸生产线、12条云母板生产线、6条云母带生产线、4条自动化云母发热膜生产线。可以生产加工各种耐高温云母制品;用于各大需要绝缘阻燃的产品上;耐高温绝缘性能稳定,可图纸加工定制,欢迎各位老板咨询17680303119,我们将为您带来优质的服务和行业最好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