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

粟裕与陈毅率领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一带战胜了国军著名的战将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拿下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今天就来聊聊……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良崮战役大胜,粟裕自然也松了一口气!

同年2月份的时候,莱芜战役刚刚结束,虽然这一战在对决中,也是粟裕拿下了胜利,并且较为轻松,并无太大意外。

但是长期以来的紧密作战,还是让粟裕不敢放松丝毫,一直紧绷着神经,在进行每一场战役的部署。如今孟良崮战役拿下胜利,粟裕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粟裕也开始像往常一样总结经验和回顾此战的部署安排。在进行回想的时候,粟裕表示这一战,其实国军的布局没什么问题。

这一点,在粟裕晚年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中,再一次提及,晚年的时候,粟裕回顾起孟良崮战役,依然觉得国军布局没什么问题,敌人,绝对没有那么愚蠢。

可以说,粟裕也是认同了这一战敌人的部署安排,也间接反映了这一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为何这样说呢,接下来就来看看。

莱芜战役败后,蒋介石也吸取了教训,在孟良崮战役中,蒋介石立马下令:

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避免突出。

在莱芜战役中,就是因为某些部队突出,孤军冒进,粟裕抓住了机会,直接吞下,拿下了莱芜战役的胜利,所以孟良崮刚开始,蒋介石就下令,决不允许孤军冒进。

这一战,国军派出了较为强大的兵力:

黄百韬的整编25师,李良荣的整编28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李天霞的整编83师等等8个师的兵力,密集一起,战力惊人。

粟裕确实吃不下,也不知道从何开始吃,这一战确实凶险。

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粟裕一向没有畏难情绪,用粟裕常说的一句话来说:

“有实力要打,实力不够,创造条件也要打!”

接着,粟裕和陈毅决定使用运动中引敌的方法,也就是在运动中调动敌人,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走到哪里,国军就跟着到哪里,但是敌人也聪明,绝不孤军冒进尾随作战,一定要等兵力集结,才再次行军。

粟裕也不着急,反正一来一回就这么吸引着敌人!

终于,敌人先稳不住了!

蒋介石和顾祝同认为华东野战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力疲惫,绝无正面应战的实力,于是下令部队大胆的朝着博山和沂水一带前进,放弃密集稳打的战法。

张灵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恩伯信心十足,下令第7军和整编48师朝着河阳一带行军,企图包围,而另一边的张灵甫整编74师,仗着拥有的精良美械,果断朝着坦埠推进。

粟裕改变原本作战命令,掉转朝着张灵甫的整编74师发起进攻。

很快,粟裕下令纵队包围了张灵甫的整编74师,将其歼灭于孟良崮一带,张灵甫也自尽于此,这一战,粟裕又一次的拿下了胜利。

后来,粟裕回忆起此战的时候,表示国军的一切布局都没有问题,一开始确实很棘手,失败原因,只有一个:

张灵甫的骄纵。

粟裕之所以瞄准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一开始也是有犹豫的,毕竟整编74师的兵力确实突出,虽然粟裕也有信心,但是到底有一份忧虑。

张灵甫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来确定进攻张灵甫整编74师,也是因为粟裕看准了张灵甫的骄纵,张灵甫一向居高自傲,恃功而狂。粟裕猜测,倘若张灵甫被围,其他的部队一定在增援上不会积极,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张灵甫被围后,黄百韬也确实积极增援了,不过奈何没过粟裕那一关,粟裕,已经站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