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吃东西后出现塞牙的情况会令人烦恼,但却鲜少有人为此前往医院就诊,原因在于大多数人都觉得塞牙并非什么要紧之事。殊不知,塞牙恰是引发牙周病的原因之一,在医学上被称作食物嵌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牙齿并非直接生长在颌骨之上,而是通过一些纤维结构与牙槽骨相连接,其外部再由牙龈进行覆盖,这些共同构成了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对疾病具备一定的抵御能力,然而,一旦遭到破坏,细菌就会有机可乘。当出现食物嵌塞时,牙龈,尤其是两牙之间的龈乳头常常受到挤压,时间久了,便会致使龈乳头萎缩以及封闭结构被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物嵌塞,也不利于口腔的自我清洁,往往会导致菌斑形成。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有可能诱发牙周炎,引发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齿槽溢脓等一系列病变。

导致塞牙的原因众多,存在先天方面的因素,也有后天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以下七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个别牙齿缺失。当个别牙齿出现缺失,而患者又未能及时安装假牙时,那么与缺损牙齿相邻的牙齿就会发生倾斜移位,致使该牙与其他牙齿之间的缝隙加宽,进而造成塞牙现象。

(2)生理性的牙龈萎缩。老年人因肌肉组织退化会引发生理性的牙龈萎缩,从而使得牙齿之间的缝隙变宽,导致塞牙情况出现。

(3)病理性的牙龈萎缩。牙龈炎、糖尿病等病症会致使原本填充在两牙之间的牙龈乳头萎缩,进而留下一个空间,让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呈水平方向嵌塞进去。

(4)龋齿。当龋齿发生于两牙之间时,便会使牙缝增大,造成塞牙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牙齿表面过度磨损。老年人(尤其是喜爱吃硬食物的人)的牙齿经过长期磨损会形成牙洞。这样的牙洞容易塞进食物。

(6)补牙效果不理想。牙齿缺失的患者在补牙后如果未能完全恢复牙齿原本的形态,会使假牙与邻牙之间留有缝隙,从而导致塞牙情况发生。

那么经常食物瘀塞怎么办呢?处理很简单,除了应用牙签和牙线及时清除嵌塞的食物外,如有条件,最好是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治疗,如修补龋损,纠正不良修复,磨改调等,以便有效地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