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记载:“梅熟而雨曰梅雨”。这里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是梅雨。因为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书籍当中,对于梅雨时节的记载非常的多,比如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那么梅雨时节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在中国历书当中,有着清晰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入梅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有时候早,有时候晚,通常在6月6日到6月15日之间,今年芒种的第一个丙日,刚好是在6月11日,也就是说,入梅的时间将会是从6月11日开始,出梅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是在7月8日~7月19日之间,今年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刚好是在7月18日,也就是出梅的时间刚好是7月18日。

关于梅雨季节来的早晚,在民间也有多种预兆,它代表着后续天气的走势,比如老话就有“早梅旱断伏,晚梅雨生寒”,今年梅雨季,来的早还是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判断是早梅雨,还是晚梅雨,主要是看入梅的一个时间早晚,如果是在5月底6月初,那么这个就是早梅雨,反之在6月下旬之后,那就是晚梅雨。

一、早梅旱断伏

从字面意思来看,如果梅雨季节来的比较早,那么到三伏天都会特别的干旱,通俗一点讲,就是容易形成旱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比如说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但是后续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就会造成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梅雨开始来的早,结束的比较迟,一直要到7月下旬才会结束,另外还有一种是开始的早,结束的也早,这个时候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二、晚梅雨生寒

晚梅雨,也称之为迟梅雨,在气象学上,一般会把6月下旬开始的梅雨称之为迟梅雨,正常情况来讲,晚梅雨要早梅雨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梅雨的一个特点也比较显著,因为梅雨时节来的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

又因为迟梅雨的时间持续一般不会特别的长,大概也就半个月的时间,不过这个时候的雨水相对比较的集中,所以就不会感觉到那么炎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黄梅雨,相对来讲,是属于比较正常的,它不早也不晚,因为在6月的中旬左右,6月11日,则和早梅雨,5月还有6月初,是有一段日子的,同时和晚梅雨的6月下旬,也相差有些日子,这样就可以理解为正常的黄梅雨。在这个阶段,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会逐渐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