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屠夫”陆步轩

2003年,一则“北大才子在长安卖肉”的消息,引得社会一片哗然。

1985年,陆步轩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却在家里卖猪肉,每天一大早,他都要打扫卫生、刷洗案板、磨刀,然后开始给一扇猪肉剔骨......

曾经的他意气风发,站在北大未名湖畔畅谈未来和理想,脑子里装的是满腹古今,双手写下的是锦绣文章,身为中国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却因为卖猪肉一举成名,随着纷至沓来的嘲讽、批评、同情、援助,许多不同的声音包围着他,陆步轩是如何面对的?

如今,18年过去了,有着“北大屠夫”之称的陆步轩,还在卖猪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正在给客人切猪肉

陆步轩,1966年生。家在西安市长安区,是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陆步轩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全家挤在一间老破小的房子里,父母没什么文化,老实本分,都是普通的工人阶层。

上小学的时候,陆步轩的母亲去世了,只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两个大男人生活,顾不上许多细节讲究,陆步轩的衣服破了就破着穿,也没人给他补一补。有时候,陆步轩放学回家,父亲还没回来,他就先做好饭,然后一边写作业一边等着父亲回来。

陆步轩从小就很努力,学习成绩特别好,但因为母爱的缺失,父亲又不善言辞,使得陆步轩是个话很少的人,为人有些呆板,小小年纪却透着一股子老气横秋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1985年,19岁的陆步轩参加高考,竟然以高出录取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文科状元,最终以区里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在当时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的人很少,大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陆步轩就是这个地方唯一考上北大的学生。

后来陆步轩说,他一直记得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个下午,消息一传出,周围的街坊邻居、自己的同学老师,甚至村长和校长都到家里来了,大家都热情地为他祝贺。

陆步轩的父亲在听到消息后马上从工厂跑回家,这是他父亲觉得最扬眉吐气的时刻。这天,陆步轩觉得自己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以后都要变得不一样了。等到众人散去,他独自跑到麦田里,坐在黄土坡上望着天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左一)

开学报到那天,是陆步轩第一次走出西安,第一次离家这么远。面对大学里的一切,他既好奇又喜欢。

安顿好自己的行李,找到自己的班级,来不及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新同学,陆步轩就跑到了天安门广场,咬牙花了两顿饭的钱请人给自己拍了张照片。

照片上的小伙子站在天安门的石桥上,背对着毛主席的头像,笑容灿烂,看起来有点拘谨却又神采奕奕。然后,陆步轩将照片和一封报平安的书信寄回了家,他知道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开始上课,这个小伙子就受到了打击。陆步轩发现,班上21个人,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状元,每个人都那么优秀。

在宿舍里,听着舍友谈天说地,本来就不善言辞的陆步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开始自卑,变得更加沉默。但是打击只能更加激发他的斗志,每天一大早,陆步轩就去图书馆看书,学习,一直到深夜才回来。

大学四年,别人参加交谊舞会的时候,陆步轩在听讲座,别人出去溜冰看演唱会的时候,陆步轩在写作。别人报名了各种杂七杂八的社团,而陆步轩只报名了文学社和哲学社,他知道这所学校里聪明有才华的人太多了,自己并不突出,因而不放过每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那个时候的北大学生可以用天之骄子来形容,陆步轩也觉得,自己未来一定能有一番大作为,甚至可以改造社会。

然而,四年的勤学苦读、岁月静好,等到了社会终究是一场美梦。

1989年,陆步轩顺利从北京大学毕业。那时候国家实行工作分配制度,陆步轩是西安来的,学校就将派遣证发回西安市人事局,陆步轩被人事局分配到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然后被市教委给分到区教委,区教委又派他去西安师专教书。

这也不是陆步轩想要的结果,自己在北大寒窗苦读四年,如果最后又回家教书,那当初何苦要费劲考北大呢?陆步轩撕掉了西安师专的聘任通知书,决定去找人事局“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陆步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吱呀吱呀地穿行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对方只丢下一句:不满意那你就自己联系吧!

几经周折,陆步轩退而求其次,将档案从市里提到区里面,却不想等来的是一张空头支票,自己的请求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最后陆步轩被分到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工作,显然,这与陆步轩的专业一点都不对口。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二次分配其实不看你的能力,而是看你的背景。陆步轩家世代农民工人,什么背景都没有。

陆步轩属实是无奈和失望,决定下海经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正好掀起了一股经商的热潮。陆步轩先后办过几个小厂子,做过编辑,倒腾过蔬菜,一开始也赚了些钱。

1994年,陆步轩28岁,这时候他的事业小有所成,开始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陆步轩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的,长相明艳为人爽朗。

两个人结婚后,妻子就在家做全职太太,什么活都不做,全靠陆步轩里里外外操持着。两个人也安稳过了一段时间,但后来陆步轩的生意亏损,不太顺利。妻子难以忍受贫困和折腾,就和他离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不仅如此,这个女人在离婚后还埋怨陆步轩,说他是个空有文凭的废物,还逢人就说当初就因为他是北大高材生才嫁给他,没想到这么不中用。

自此陆步轩备受打击,有点自暴自弃的苗头,还学会了抽烟喝酒,整天泡在麻将桌子上。父亲看儿子落得现在的模样,很是伤心,劝诫鼓励的话,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

一直到陆步轩遇见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陈小英。相比貌美时尚的前妻,这个陈小英就是一个从农村出来打工的朴实女人,快三十岁了还没结婚,两个人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见面不久就潦草地办了婚礼,领了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什么浪漫和激情,只是因为合适,简单说就是搭伙过日子。不过,陆步轩后来说,两个人是先婚后爱,之后的感情越来越好,他非常感谢现在的妻子。

结婚后,陈小英非常善解人意,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陆步轩非常贴心和顺从,家里大事都是由陆步轩做主,而且陈小英对公公也非常孝顺。

没多久,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陆步轩也早已经从颓废中走出来。他盘了一家小卖部,但是由于没什么经验,干了三个月都没挣到什么钱,还不够付房租水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陆步轩在菜场买菜,看着卖猪肉的摊子前面排着队,有顾客说要瘦肉,有顾客专门来买肥油。陆步轩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不然自己卖猪肉吧,这生意稳固,成本低回本快,听说挣钱不少。

说干就干,陆步轩也不顾周围人的眼光。2000年,陆步轩和妻子租了个档口,开了一家猪肉店,店名叫“眼镜肉店”

身边许多朋友都取笑陆步轩,不理解堂堂一个北大高材生,为什么要去卖猪肉?就连他父亲也觉得不太靠谱。只有陈小英一如既往地支持着陆步轩,此时他们的孩子没出生多久,陈小英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配合着陆步轩看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和他的“眼镜肉店”

陆步轩进货、剁肉、称重,陈小英就负责收款、打扫。两个人每天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越来越默契,在这个过程中,陆步轩也越来越知道妻子的可贵,陈小英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胜在真诚实在,乐观活道,与丈夫的拘谨沉默形成互补。他们夫妻俩一唱一和,猪肉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盈利不断增加。

陆步轩从来不在人前说自己是北大毕业生的事情,虽然卖猪肉挣了钱,但他打心底里觉得这有些不光彩,他心里一直有不甘。

当年他们北大同班的21个同学,毕业后有半数留在北京,有的因为家乡方言文化的需要,回到当地研究所,而陆步轩是班里混得最差的一个。不过,既然选择了这个营生,陆步轩就一定会把它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陆步轩的肉摊干净卫生、肉都非常新鲜,而且价格公道,从不缺斤短两,时间久了,这家店也做出些名气,许多人都来他家买肉,认准了他们夫妻两个。

2002年,陆步轩的档口一个月的盈利已经有上万块,可以说是很赚钱了。陆步轩夫妻俩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还买了汽车。

2003年,陆步轩想要隐藏的身份还是被人们发现了。一则“昔日北大才子街头卖猪肉”的新闻让陆步轩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国内许多媒体相继找到他做专访,报道他的现状,社会上还刮起了一阵“读书无用论”“学历到底重不重要”的争论热潮,引发人们对就业、人才、社会分配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与反思,甚至还有资本公司想要投资陆步轩的猪肉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被采访

这件事改变了陆步轩的人生轨迹。随着事情的发酵,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向陆步轩抛出橄榄枝。

2004年陆步轩被调到西安市长安区档案馆工作,负责编纂地方志。不过猪肉店并没有关门,而是雇了个工人,交给妻子打理。

2005年,陆步轩还通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自传《屠夫看世界》,洋洋洒洒20万字,记录了陆步轩这么多年以来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虽然现在的工作收入比卖肉时少很多,但陆步轩觉得这是身份认同的问题,他现在可以挺直腰杆说自己是个文化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5月,在一次北大校友会上,陆步轩认识了一位同为“屠夫”的北大校友陈生。两个人一见如故,陈生邀请陆步轩到广州,并提出合办一所"屠夫学校",两人一拍即合。果然,北大出来的学生就算是卖猪肉,也与别人不同,还卖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9年,陆步轩与陈生拉来了几个北大校友投资,他们的学校开始招生,陆步轩还为学校编写了专门的教材,内容涉及营养学、烹饪学、市场营销学、商务礼仪等多个学科,还要求学员到饲养场进行实践,了解生猪的配种与养殖,他们希望可以培养出专业的“高素质屠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和陈生

2011年,陆步轩亲自带着自己苦心编写的《猪肉营销学》讲义,来到学校担任老师。在后来的2016年北京农业展览会上,参观的人都会看到这样奇怪的一幕,在一家猪肉展台里,一边是猪肉,一边是图书。

截至2013年末,陈生和陆步轩已经在全国开了20多家猪肉店,仅北京就有12家。随着事业的节节高升,陆步轩收到了母校的邀请,请他回学校做演讲。

起初,陆步轩是拒绝的,他觉得自己是反面教材。但曾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对他说:“北大学生做得国家主席,做得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于是,陆步轩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站在了"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大家分享了他就业和创业的坎坷,他引用了合作伙伴陈生的一句话:“我们属于北大的丑角,但我们是正面的,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步轩

2016年,陆步轩彻底辞掉了政府公职人员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卖猪肉的事业中。如今,他和陈生的公司已经拥有上万名员工,连锁门店超过2000家,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年销售额曾达到18个亿。他们还搭上了网络营销和物流发展的快车,线上渠道销售量也非常可观。

这些年来,获得成功的陆步轩不忘感恩母校,陆陆续续为北大建设捐款多达9个亿,还资助了许多学弟学妹。

2019年4月,陆步轩还开通了一个抖音账号,截止到今年已经有38万的粉丝了。视频里已经55岁的陆步轩意气风发,这位昔日的北大才子,在经历诸多坎坷之后,还是成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要看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出人生选择,看他是在迎合社会评价,还是在做最顺应天性,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标准不同,也没有定义,但只要不放弃,肯攀登,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