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氾水之阳举行登基为皇帝,西汉正式建立。奇怪的是,在史书记载中,西汉建立的纪年是“汉五年”(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武王伐纣到汉武帝建立年号,中国主流的纪年方式是以君主(包括实际最高掌权者)的在位时间纪年,比如共和元年(前841年)、文帝十三年(前169年)等等。然而到了周天子衰微和大一统尚未建立的春秋战国,天下的君主如此之多,以哪个君主的在位时间来纪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史书对于春秋战国历史的纪年方式又在以君主在位时间纪年的基础上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以名义上的天下至尊共主(主要是周天子)的在位时间来纪年,比如《资治通鉴》;第二种是以史官自己直接效忠的君主的在位时间来纪年,比如《春秋》(隐元年,尽二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出于各种原因杀害了反秦联军的总盟主楚义帝熊心。杀害义帝的项羽自己也没有当天子或者称帝,而是当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西楚霸王。也就是说,从楚义帝熊心被杀(前206年)到西汉建立(前202年)的四年里,天下名义上是没有至尊共主(天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没有名义上的至尊共主(天子),史官在记录“楚汉之争”历史的时候只能以自己直接效忠的君主的在位时间来纪年。众所周知,“楚汉之争”的最后胜利者是刘邦。再加上刘邦被封为汉王与义帝被杀相隔不到几个月,西汉史官就用汉王刘邦的在位时间为“楚汉之争”纪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刘邦被封为汉王的前206年在史书(以《史记》为主)中被记为“汉元年”。虽然刘邦在前202年从诸侯王升级为皇帝,但依然还是君主。因此史书就没有改变纪年方式,将前202年记为“汉五年”,而刘邦驾崩的时间在史书里是“汉十二年(前1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