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在国企工作,他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个只有30平米的屋子里,虽然艰苦拮据,但在母亲的精打细算下,也算幸福。母亲希望王励勤学习钢琴,但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日后王励勤会成为乒乓球的世界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闸北体校的乒乓球教练沈益民去幼儿园选材,一眼便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王励勤。王励勤个子高,看上去机敏异常,彼时,沈益民写了一篇文章,认为欧洲运动员人高马大,是中国乒乓球最大的潜在对手,因此中国在选材时,也应该注重身高和力量。

沈益民多次去幼儿园看王励勤的在校表现,发现他是众多孩子中,唯一一个身体素质好、自律性强的,于是决定正式将他揽入队中。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不少教练认为乒乓球运动员与篮球运动员不一样,没必要选择身材高大的,但是沈益民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励勤一开始也是选择了直拍打法,这大概也是沈益民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当时的国乒基本是清一色的直拍运动员,横拍选手大多只能充当陪练,缺乏有规范的训练体系,所以沈益民最初的想法估计是将王励勤打造为一个既能在近台发力、又能利用自己手长脚长优势与欧洲人进行周旋的新型直拍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励勤在沈益民身边待了八年的时间,这八年来,他除了上学就是练球,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即便在大年初一,他也在专注于练球。王励勤坚持训练的同时,功课并没有落下,他的文化课程在班里一直都是前三名。

1995年,王励勤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获得男单冠军,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国家队,自此,他频繁登上国际大赛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8年的世锦赛,王励勤获得混双季军,同年的中国大奖赛和亚锦赛,他均有奖牌收获,而在这一年的亚运会,他更是拿到了男单、男双和混双的冠军,在年轻一代中,俨然是佼佼者的存在。遗憾的是那时候的孔令辉和刘国梁正处于巅峰状态,王励勤还很难撼动他们在队里的位置,因此无缘悉尼奥运会的单打项目,但是他与阎森搭档的男双,在那届奥运会中夺得冠军,获得一枚宝贵的金牌。

王励勤的打法以稳健著称,他的正手和反手技术都非常出色,而且他的防守能力极强。他能够在比赛中耐心地与对手周旋,寻找机会发动致命的攻击。他的战术意识也非常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悉尼奥运会之后,国际乒联对乒乓球的尺寸进行改革,刘国梁在改革的浪潮中受到严重的影响,状态日渐下滑,于是王励勤很快成为队中的主力球员。那时候,王励勤马琳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后面王皓又加入,二王一马的组合正式上线,国乒完成新老更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01年,王励勤就击败了孔令辉,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乒赛单打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王励勤、王皓、马琳组成中国男乒最强阵容出战,但是马琳却意外爆冷止步16强,夺冠的重任落在了王励勤和王皓的身上。王励勤和王皓被分在了一个半区,因此他们在半决赛中提前相遇了,二人之中的胜者将晋级决赛。却不料年轻的王皓在决赛中根本抵挡不住柳承敏疯狂的进攻,最终以2-4的比分不敌柳承敏,中国队丢掉了这块分量最重的男单冠军。2005年,世乒赛来到上海,王励勤在家乡击败马琳,勇夺男单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第49届世乒赛在萨格勒布举办,王励勤半决赛苦战7局淘汰柳承敏,和击败了王皓的马琳再度相遇。结果王励勤在绝境中实现逆转,上演了世乒赛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逆转之一,那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二王一马在北京大学体育馆勇夺团体冠军,王励勤也终于如愿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运会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在赛场上的辉煌成就外,王励勤还以他的谦逊和低调而闻名。他从不张扬自己的成就,总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也非常注重团队合作,总是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王励勤在2016年宣布退役,但他的影响力和传奇地位在乒坛上依然无人能够撼动。他的成就和影响力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乒乓球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来的年轻选手们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