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的广西考生唐尚珺,以第十六次参加高考上了热搜,热度和关注度都远远高于往年。仅仅只比去年多了一次,比前年多了两次而已,但是却众说纷纭。

记得我上学那会,学校有一个学生,和唐尚珺一样来自农村,连续考了八年,大家纷纷称为“八年抗战”,最后也不知道考上了没有。和唐尚珺不同的是,那个学生的目标是能上建档线即可,能被录取就可以了。当时对于农村的考生来说,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就是十年抗战也不为过,何况又是在河南参加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尚珺和那个学生又不一样。那时候只要被录取了,毕业时是包分配的,就是铁饭碗。唐尚珺现在考的学校可不包分配,如果上个三流的学校,按照现在的就业形势,毕业可能也就预示着失业,对他的家庭和人生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是二流的学校,大抵竞争也会非常激烈,非常残酷。如果能上清北,毕业后降低一下身段,就能打倒一大片竞争对手,不愁就业。因此,唐尚珺是人间清醒,唐的选择没有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了,现在很多一般的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也很高,要么985要么211。变相逼着大家一起往那个方向卷,你不卷一入校门就被淘汰了一个层次。如果你是一般学校的毕业生,可能过了三十五岁就被淘汰了。但是你要是清北的毕业生,估计五十五岁也很抢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唐尚珺占用了录取名额,浪费教育资源。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学校的选择权远远大于考生的选择权,何况又是供大于需。学校招不够,还有补录。更何况每年为了上好点的学校,而放弃已经录取的学校的考生也不在少数。只是他们早早上岸了,没有像唐尚珺这样持久战打的这么久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没有想过,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即使失业已久,但是遇到一些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不好、交通不便、没有发展前途的公司,不是也不想去吗。唐尚珺只是想考个好学校而已,就像大家想找个好工作一样,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