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枫飞云

邢台为河北著名的戏曲之乡,不仅诞生了隆尧秧歌、邢台四股弦、威县乱弹、梨花大鼓、邢台丝弦等一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地方戏曲,被誉为地方戏曲之乡,同时,在一些全国知名的大戏剧上,例如京剧、豫剧、河北梆子,也诞生了一代代名家,有耳熟能详的京剧前辈四大名旦尚小云,河北梆子前辈艺术大师李桂云等。

在当代戏剧界,邢台籍戏剧名家有这么四位,堪称戏曲界的邢台籍四大名家、四大名旦,她们不仅在个人戏剧造诣上成为一代名家,也为戏剧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豫剧界德高望重的祥符调大师关灵凤,开创豫剧北派艺术的艺术家胡小凤,以及在当代戏剧界风光正盛的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京剧名家李胜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关灵凤—豫剧祥符调艺术名家(旦)

关灵凤(1932年-),女,满族人,属正黄旗,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祥符调代表传承人,被誉为“汴京金凤凰”、“金嗓子”、“豫剧艺苑里的苦菜花”。

关灵凤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创办的狮吼剧团招收的第一批演员,是豫剧皇后陈素真的义女和徒弟,豫剧祥符调杰出代表,13岁唱红,19岁双目失明,关灵凤以惊人的毅力在半年后重登舞台,在双目失明的情况继续演出,关灵凤超出常人的英勇壮举,感动了许许多多普通的百姓,在自己深深挚爱的艺术长河中,为传承和发展祥符调而“苦苦”求索。代表作品有《三上轿》、《柳绿云》、《三拂袖》等。

198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她拍摄了纪录片《她,没有离开舞台》,放映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85年退休后,关灵凤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为戏曲事业奔波。只要有文化下乡等公益性演出,她都积极参加,并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送上他们爱听的剧目;她还精心带徒,为陈门艺术的传承培养人才。

关灵凤说:“只要愿意学戏,谁学我都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胡小凤—豫剧北派艺术名家(旦)

胡小凤,1946年出生,河北邢台人,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政府命名优秀表演艺术家,河北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1991年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1993年获全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

胡小凤创始的北派(胡派)豫剧艺术在2013年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小凤7岁登台,不到13岁主演《穆桂英挂帅》。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夸赞。

胡小凤嗓音圆润甜净,高中低音共鸣俱佳,演唱自然流畅,韵味淳厚,刚柔相济,别树一帜,受到广泛好评。

在表演方面,胡小凤曾先后向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求师学艺,尤其是尚小云先生,因为同为邢台老乡的关系,亲授胡小凤“乾坤福寿镜”,又专赴邯郸为胡小凤排练“宇宙锋”,为她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胡小凤的表演动作规范,节奏鲜明、稳重细腻,具有独特的大家风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彭蕙蘅—河北梆子艺术名家(旦)

彭蕙蘅,1966年2月出生,女,汉族,河北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镇东店马村人,中专学历,国家一级演员,河北梆子艺术家,十六大代表,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师从河北梆子名家贾桂兰、刘香玉等。同年,分配到河北省梆子剧院,先后任演员、主演、领衔主演、青年团团长、名誉团长。

1994年拍摄了戏曲电视剧《钟馗》(饰钟梅英),获“飞天奖”戏曲类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1998年获得希腊政府最高奖橄榄奖。2002年,彭蕙蘅调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任教,现为戏剧系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李胜素—京剧艺术名家(旦)

李胜素,女,汉族,1966年2月16日出生,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内步乡大汪村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国家京剧院党委委员、一团团长、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河南大学河南戏剧艺术学院艺术总监。

1987年,李胜素凭借曲目《廉锦枫》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青衣花旦组优秀表演奖。1991年,李胜素凭借其主演的曲目《白蛇传》《红线盗盒》相继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等多个奖项。1995年,李胜素正式拜师梅葆玖,加入梅派。1996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0年,李胜素就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2017年12月29日,李胜素凭借交响京剧《杨门女将》获得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最佳演员奖。

李胜素从艺多年,师承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刘秀荣等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同时,在其多年的表演生涯中,李胜素多次去往世界各地进行京剧表演,获得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对于中国京剧艺术的弘扬做出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