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学不进,不学不甘心”

“人人都在爆发的S属性是什么”

华师有位老师活跃于“B站大学”

聚焦年轻人关注的话题

致力大众心理学科普

他就是心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主任

迟毓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毓凯,专注于领导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及心理健康与辅导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丰富高校教学经验。在华南师范大学,迟毓凯讲授《积极心理学》《心理学史》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被票选为“我最喜欢的老师”;在网络,迟毓凯创作大众心理学科普视频,成为B站人气博主,截至目前拥有粉丝23W+,获赞数74W+。

教学课堂干货满满

网络视频妙趣横生

对年轻人的内心通幽洞微

心理学还可以这样有趣有用

“讲点有趣有用的心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心理学迟老师,给大家讲点有趣有用的心理学。”在B站的视频中,迟毓凯身着黑色T恤,端坐在书房里,道出这句经典的开场白。视频里的他褪去几分严肃,化身知心长辈,从心理学角度和大家畅聊自我成长、恋爱关系、影视热点等话题。

迟毓凯认为,区别于线下教学的授课方式,线上短视频需要在几分钟内把一件事说清楚、把自己的主张讲明白。迟毓凯也深谙网络媒体的知识传播之道,在B站这所“不设门槛的大学”里,要掌握和线下课堂“不同的游戏规则”,站在年轻人的视角,去洞悉他们的心理焦虑问题和现实困惑,发掘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迟毓凯创作初期爆火的一条视频“为什么纸片人让我们如此上头”中,他用专业性的知识“准社会交往”解释二次元文化中的“纸性恋”,对“二次元也有真感情”做出合理性存在的解释,“我也是!”“太对了!”的弹幕纷纷刷屏。这些在青少年群体中非主流的二次元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不被父母关心理解,却在网上得到了迟毓凯的尊重与认同,在视频中看到聚集起来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让他们感受到“我并不特殊,也不孤单”。

在求职季,迟毓凯会关注到“毕业生面试紧张”的问题,并建议毕业生们可以“注重形象,充分准备,保持自信”。此外,他提供更多的是精神心态上的鼓励与放松。“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状态与外在表现往往一致,通过外在表现‘假装自信’,会有效暗示到内在的心情和状态。而紧张源于害怕失败,要接受承认自己的不足。”迟毓凯认为,“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自然会放轻松许多。视频中的迟毓凯会生动演绎HR与被试者真实心理活动,让大家明晰面试的实用技巧,心理恐惧也自然而然地克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毓凯精彩的课堂不止于线上。走进周一下午心理学基地班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课堂,平日里突如其来的降雨也阻挡不了教室的座无虚席。铃声响起,迟毓凯在讲台上娓娓道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开始,探讨它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用案例分析招聘的整体流程和各种技术的应用,结合互联网新兴技术讨论选拔人才应该依从算法还是直觉,同时考虑应急之策与长期主义,逐步提出更符合当下的绩效考核系统……

就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所学所思,整节课堂中掌声不断。“迟老师和蔼、幽默,他的课堂氛围轻松又欢乐,比如迟老师让我们学习着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初步了解胜任力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等等;也喜欢听他讲一些企业段子和做UP主背后的有趣故事。”心理学基地班2022级本科生张楚瑶说道。

“不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玩什么,作为教师,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力量的。”在对心理学有着深厚理解的同时,迟毓凯对大众心理也有着细微的洞见,他能从心理学的角度真切理解当代年轻人的心理感受。加之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无论线下还是线上,迟毓凯都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让学生们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走进心理学,收获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有趣是看点,有用是重点”,讲授有趣且有用的心理学知识,使得迟毓凯广受欢迎。

知识再无壁垒

信息再无边界

网络传播大有可为

心理科普任重而道远

科研和科普无缝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高校心理老师,向公众普及心理学知识是我的天然使命。在网上利用各种形式来传播心理学知识,没想到这种自娱娱人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大家的喜欢。”迟毓凯认为,研究者不能总待在象牙塔里,研究不能变成少数人的自娱自乐。如今,科普的手段渠道越来越多,“大家更应该抓住机会,让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无缝’对接,让整个社会都对心理学感兴趣。”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之初,迟毓凯预见其在知识传播上的潜力,率先在微博平台以轻松诙谐的文字传播心理学知识。他利用互联网连载书稿,用戏谑的语言讲授心理学教材未包含的、关于心理学史上大师们的趣事和冷知识,让心理学知识不再枯燥。迟毓凯回忆,连载受到很多读者追捧,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读者将他的书稿逐字打印装订,比最终的公开出版物的内容都齐全,这让他倍受感动,也认识到了互联网知识传播意义和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动终端普及之时,短视频盛行。2021年,迟毓凯受邀登录B站。网络环境下,说教无用,大家寻找的是“共鸣”。这就需要迟毓凯不仅要拥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还要了解网络时代的热点以及年轻人的真正需求。因此,从最开始选题的抉择,到播放之后的评论反馈,促进着他学术的与时俱进,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面对网络上支持或批评的声音,迟毓凯风趣一笑:“骂我的弹幕,当然也会不高兴嘛!但另一方面这说明我产出的观点还是有影响力的,在观众点击进入视频的那一刻,就说明他有这方面发自内心的问题需求,那也是值得高兴的!”同时,在中国汉语高情景背景下,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误解。“老师说的不一定是标杆,也可以是一个讨论的视角。”他希望大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宽容的心,对于社会上各类现象,大家能够包容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万物皆可心理学

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让心理学的光芒

照亮每个人的内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迟老师是一位富有理想主义的积极心理研究者,从他的研究内容和言行谈吐可以感受到他对心理学的热爱和赤忱,迟老师说过,他希望可以真正实现‘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科普工作。”应用心理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景怡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迟毓凯认为,这并不是行内人士的自吹自擂,当下,心理学俨然成为现代人街谈巷议的热门学问。心理学服务于公众,这样才有生命力。秉持这样的理念,迟毓凯不仅著有学科专业性强的《学生观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书籍,还有《爆笑吧!心理学大神》《人生困惑20讲》等大众科普类作品。他深入心理学界大师的思想深处,用鲜活的人物故事,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生困惑,做出心理学的解释,为深陷情绪困扰的人们提供心灵处方,适合每一个人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有独到的看问题视角,各行各业若能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对个人发展与他人互动都有所帮助。”迟毓凯专注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即是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关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致力于达到真正理解学生们的境界,基于此老师再去对学生做一些思想工作就变得不难了。人力资源管理亦是如此,同样需要通过心理测评和识别人为基础,来选人、育人、用人、留人。

“心理学,应该是能够服务大众。让大家看到心理学不是远离生活的学科,它能服务于大众,而大众也能看到心理学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这是让我最满意和开心的地方。”未来,迟毓凯希望通过科普心理学知识理念,让人人都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有所学习,从而更好地化解人生的困惑,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做一个明白的、幸福的、不纠结的人。

“网红教授”迟毓凯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

传递诸多心理学知识

期待在未来

迟毓凯在这条道路持续深耕

将“有趣有用的心理学”

带至千家万户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采写丨孙蔚巍 郭蕾

摄影丨罗昊 韦育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袁浩 叶琪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