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雅安市高标准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全市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雅安市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7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4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绿尾虹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4种,小熊猫、猕猴、水鹿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20种,国家“三有”陆生野生动物336种,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8种;分布有林草类野生植物52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5种,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桢楠、红豆树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91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多年来,雅安市实际管理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已有25个,保护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45%左右,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100%。

完善制度规划保障

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林长制考核重要内容,全市建立了长效的保护落实督促机制;市、县(区)级建立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野生动植物执法问题,着力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问题;推进“两法衔接”,加快完善与公安森警沟通协作机制,优化案件移交流程,依法从快、从简、高效完成案件受理、鉴定、评估、移交;编制《雅安市观鸟生态旅游专项规划》,以鸟类保护培育观鸟经济新业态。

狠抓野生动植物重点物种保护

编制完成《雅安市分布的林业部门管理的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国家“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对全市野生动植物实行档案名录管理;落实55万元资金完成麝类、猴类重点物种调查工作,投入50万元启动全市鸟类资源本底调查,摸清鸟类物种底数,为重点物种保护奠定基础。近3年,全市落实400多万元资金,开展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加快夯实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基础,着力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挂牌成立雅安市碧峰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服务市内及甘孜、乐山、凉山等周边区域,2023年争取上级野生动物保护资金73.7万元,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47只;每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近40万元,专项用于光叶蕨、圆叶玉兰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

着力化解人与野生动物矛盾

近2年来,6个县(区)投入217.9177万元签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商业保险合作协议,已理赔1238件,已赔付额119.8668万元,积极补偿受伤受损群众;8个县(区)全部制定出台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实施细则,兜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工作;全市成立3支专业猎捕队,依法依规猎捕致害野生动物,加大致害野生动物种群的调控,2023年猎捕野猪120余头,发放奖励补助8万余元,减弱野猪对农林业的危害;做好野猪等重点危害野生动物移出“三有”名录宣传,指导农户做好野猪危害防控。

严厉打击涉野违法犯罪行为

全市每年认真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检查,年均出动人员700余人次、车辆200余台次,排查涉野场所100余家次,每年对2家企业开展全面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审核审批审查要求,认真做好现场查验,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经营;2024年,8家市级部门联合开展“清风行动2024”,全力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探索,2023年办理了2起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案件,索赔金额28700元,提升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成本。(岳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