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村民口中的“家前那趟路”,被正式命名为“临港南路”。一个好路名,既能留得住乡愁,也能擦亮美丽乡村名片,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除原有正阳路、重阳路外,全镇另有32条无名道路有了规范名称。

在杨庄集镇袁屯村的广场旁,南北向的“程杨路”路牌为村庄增添了一抹淡雅的绿色,这条小路从此有了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港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扬路

杨庄集镇着力打造“有名有杨”地名工作品牌,积极推进道路命名工作。随着行动的扎实推进,一批有看头、有说道、有讲究的乡村无名路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让乡村的“产业路、资源路”更畅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设置路名时,结合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采取“一梳理、二比对、三完善”的工作方法,以路为骨,对农村主干道、生产路、生活路、小胡同等道路全面命名,逐步完善乡村振兴的空间骨架。结合辖区地名文化资源、历史文脉,多次召开道路命名论证会,充分发挥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热心人士的力量,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南北以“杨”的谐音“阳”为元素,东西以新河航道作业区和水库为元素,总体分布9横9纵,共计32条道路的交通网线,和200余块村内特色路牌,做到了“有巷就有名,有名就有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命名更名中,注重突出镇域文化特色和标志性建筑特点,比如常阳路、惠阳路、水库路、临港路等路名,既承载了悠久历史,又饱含乡愁记忆,也具有镇域特征。配合这些特色地名,加大路牌、巷牌等标志规范化设置力度,让它们在发挥好指路辨向作用的同时,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微景观”。通过道路命名,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既让出行导航更精准,“快递”进村更便捷,农产品“进城”更顺畅,赋能了乡村振兴,又能推介乡村旅游,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历史,留住了更多乡愁。通过道路命名,丰富了我镇的乡村地名文化,也有力促进了我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提振了乡村精气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和美杨庄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早安郓城(微信公众号:早安郓城,ID:yc6344)转载编辑文章,早安郓城(微信公众号:早安郓城,ID:yc6344)对文中观点保持正能量观点,对文中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只对文章正能量观点负责,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早安郓城(微信公众号:早安郓城,ID:yc6344)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