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初的芝加哥,总是同一个主题把全世界医疗行业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这里召开。2024年,44000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参会,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临床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众多新药研发相关的早期数据、关键注册数据、重磅研究的更新等都会在此间公布。ASCO年会不仅是肿瘤药物研发领域的一个展示窗口,更是一个竞技场,各大企业纷纷在此展示他们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一展科研实力。

据了解,递交给今年ASCO共有超过7000多个研究,超过5800项研究成功入选本届ASCO, 其中只有5个能成功登上全体大会口头发布,这5个里面就有2个是阿斯利康的研究, 同时今年也是阿斯利康连续第6年有研究登上全体大会。而且这两个研究均有两位中国专家(陆舜和程颖)担任全球leading PI之一。

复盘2024年的ASCO,呈现出与往年有所不同的两个面相。一方面是以中国临床专家、中国创新药企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登上世界舞台,不仅是创下数量的新高,也开始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以奥希替尼、洛拉替尼、依沃西双抗等为代表的明星药物相关临床数据公布,赢得满堂鼓掌喝彩,或成为资本市场股价过山车的指挥棒,或承载着跨国巨头数百亿美元的焦虑和野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中国声音&中国创新力量

2024年ASCO的主题为“The Art and Science of Cancer Care: From Comfort to Cure(癌症治疗的艺术与科学:从舒适医疗到疾病治愈)”。

ASCO官网公布了2024年大会入选的摘要中,有21项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报告,27项中国研究入选快速口头报告,7项中国研究入选临床科学研讨会。简单的做个数量类比,这些研究相较2023年数量翻了一倍多,再次创下新高;而在2015年仅1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从ADC的全面崛起,到双抗、CAR-T的强势进击,以及多款全球首创或有潜力成为同类最佳的药物,越来越多的实力派中国创新药频频亮相。

远非仅是数字上的增长,中国在ASCO这一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日益显著。中国与会者的深刻感受是,中国在全球肿瘤研究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和壁报的形式在会议上亮相,这不仅展示了中国药企在药物创新领域的深度参与,更重要的是中国临床专家们在全球临床试验中的积极角色和重要贡献,中国正逐步成为推动全球肿瘤治疗进步的关键力量。

据了解,成功登上今年ASCO全体大会的5个口头发布中有两个研究均由两位中国专家(陆舜和程颖)担任全球leading PI之一。同时有两位中国专家作为全体大会报告研究的leading PI,这也是中国专家在ASCO的一大里程碑。

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凡是亲临ASCO大会的人,应该都会被第三天的全体大会所震撼……全场掌声雷动持久!LAURA III期研究的PI的发言,两次被掌声所打断。也难怪,EGFR突变的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后用奥希替尼维持,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长达39.1个月,对照组只有5.6个月,7倍的差距啊!……上海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也是该研究的PI,以他领衔的论文,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另一项研究ADRIATIC,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之后用免疫药物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维持治疗,总生存是55.9个月对33.4个月,一半人将近5年的生存,与对照组相比接近两年的差距!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同样是这个研究的主要研究者。”

而另一个公认的亮点是辉瑞的ALK抑制剂洛拉替尼的CROWN研究5年随访数据的口头报告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60%的患者在五年后仍未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

辉瑞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了3期CROWN研究的五年随访结果。这项研究旨在评估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对比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

提高五年生存率对晚期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让中国业界都感觉与有荣焉的是:这是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发明的洛拉替尼PK掉了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发明的克唑替尼。至此,ASCO的肺癌领域三次不同寻常的掌声,选出了本次会议最Top的三个最重要研究!

02、肿瘤全线布局&数百亿美元的野望


这是ASCO的第60届,也是临床肿瘤研究的历史进程表,上面刻写着不同时期的技术革新和不断起伏的主角们。例如二十年前,基因泰克(Genentech)在抗癌药物的开发领域几乎独领风骚,然而时至今日,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它们竞相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百时美施贵宝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先驱,开辟了新的治疗道路,但默沙东却以其精妙的研发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攫取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K药,即默沙东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已经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之一,年销售额高达250亿美元。尽管如此,Keytruda的成功尚未帮助默沙东在抗癌药物领域建立起一个全面而强大的产品线组合。这表明,尽管单一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但要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需要持续的创新和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日前,阿斯利康全球CEO公布了本年度到2030的业务路线图,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总收入8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比2023年总营收的458亿美元(+3%)增长约75%。这个营收目标在此之前仅有辉瑞(2022年1003亿美元总营收)和强生曾经达到过。这300多亿美元的增长底气从何而来?显然肿瘤管线的布局承载着重要的期待。

阿斯利康今年在ASCO全体会议上的两个演讲分别报告了Tagrisso(奥希替尼)和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的最新研究数据,也给了阿斯利康对于业绩预测保持乐观的理由:Tagrisso 最新的LAURA研究显示,可以将三期不可切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84% ;Imfinzi 的最新研究ADRIATIC则显示,可以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7%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创新药物进展。

ASCO另一个人气爆棚的药物无疑就是ADC(抗体偶联药物)了。尽管众多ADC药物竞相亮相,吸引了无数目光,但Enhertu(德曲妥珠单抗)的光环依旧无人能及,它如同舞台上最耀眼的焦点,这也是让阿斯利康感到乐观的原因。作为Enhertu的合作伙伴,阿斯利康深知这款药物的潜力和价值。

阿斯利康2023年实现了458亿美元的公司收入,其中40%来自肿瘤药物。未来7年有很大一部分增长将来自已经推向市场的肿瘤药,同时也有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接近获批的在研肿瘤药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表:阿斯利康潜在峰值收入50亿美元+的候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看来,ASCO代表的是肿瘤临床研究的风向,也代表着各家参赛者对于竞争格局的提前布阵和积蓄酝酿的未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