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21日,被关押了1800多天的王金凤终于被释放,踏出监狱大门后,她一刻也不敢耽搁,冲回家里。

入狱五年,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三个孩子、年迈的母亲和丈夫赵宝童。可当她匆忙赶回家时,王金凤却惊讶地发现,家里多了一个新情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女子告诉王金凤,赵宝童三年前就和她离婚了,现在她是赵宝童的妻子,她指着床上的一个小男孩说,这是她和赵宝童的儿子,已经两岁了

至于王金凤的母亲,早就被赶回宜兴老家了,到现在还活着,什么都不知道!

刚刚出狱的王金凤遭遇如此沉重的打击,她一时难以接受,差点晕过去,没想到一直说着等她的丈夫,竟然瞒着她和别人结婚了,这让她如何接受?

王金凤回过神来,想当面质问赵宝桐,可那名妇女却告诉她,她的丈夫并不在北京,而是在锦州军区,而且很长时间不会回来。

王金凤满怀失望,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家门,离开家门之后,她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她开始怀疑,这个女人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丈夫是不是真的背叛了她,还是有什么无法避免的原因?

虽然事实就在眼前,但是想了半天,王金凤还是觉得有问题,因为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比金子还要坚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金凤,本名姜丽君,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志向远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解放战争前后,她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不久又转学到北京清华大学。

在此期间,受同学影响,王金凤多次参加爱国运动,成功入党,并成为我党北平地下党员。

194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王金凤加入人民日报,是当时人民日报最年轻的记者。

她思维敏捷、行动果断,很快就从众多记者中脱颖而出,总能找到别人采访不到的人。

例如,1952年,在采访张吉辉、赵宝桐、刘玉梯三位中国空军英雄时,王金峰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早早乘火车来到天津站,在那里“迎接”回来观看仪式的志愿军代表团。

虽然天津到北京的路程并不远,但当时火车很慢,也没人跟她抢采访时间,一路上,王金凤都从容不迫地采访着三位英雄。

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当然是她未来的丈夫赵宝桐。虽然赵宝桐和其他军人一样,在见到女记者时,明显显得矜持,但赵宝桐长得帅,“热情中带着真诚”,王金峰很喜欢他……

那时的王金凤并不知道,赵宝童也对她一见钟情,并期待着下次的见面。

和王金峰的背景相比,赵宝童的背景就贫瘠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辽宁抚顺人,出生在当地一个佃农家庭,自幼丧父,父亲死后,家里的几亩地也被地主强占,他从小就给地主当挑夫、放牛夫,勉强维持生计

后来,赵宝桐长大了,到抚顺谋生,身体强健的他到日本人办的抚顺钢铁厂当学徒,虽然挣得比在家乡多一点,但也吃了很多苦。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赵宝桐心情无比激动,在党组织的号召下,这个17岁的少年参加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开始为贫苦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斗。

他跟随部队从白山、黑水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由于作战英勇,1949年被提拔为班长,同年因身体状况优秀被部队选中,调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

赵宝童十分珍惜被部队选拔参加学习的机会,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比别人更加努力、付出更多汗水,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毕业之时,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毫无飞行经验的赵宝桐被任命为副大尉,驾驶飞机在空中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赵宝桐没有想到的是,11月14日,他参加首次飞行任务时,一不留神就被20多架美机包围,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交锋中,他竟然击落了两架敌机,并成功逃脱

有了第一次空战的经验,赵宝桐第二次出征时就冷静多了。

12月2日,赵宝桐再次翱翔蓝天,这次他状态极佳,连续击落两架美军“佩刀”飞机,成为该部队第一位击落该型飞机的飞行员。

在随后的飞行中,赵宝桐共击落敌机5架、击伤敌机2架,这一战绩创造了志愿军空军的历史纪录,年仅24岁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空战之王”,并回国参加国庆阅兵。

接受王金凤采访后,赵宝童一直惦记着王金凤,总想见见她,然而连续两天,他都没有在任何活动上见到王金凤的身影。

幸好赵宝童有她的联系方式,第三天就给王金峰打电话,说自己要到各个机关学校去听课,稿子写得不是很好,希望王金峰能够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金凤没有拒绝,当天下午,她详细了解了赵宝童的过往,并帮助他写了一份6000多字的书稿。

赵宝童在中山公园音乐厅演讲时,王金峰也戴着草帽偷偷参加。

台下的王金峰发现赵宝童很聪明,他没有按照自己写的讲稿机械地念演讲稿,而是结合自己的理解,让演讲变得生动感人。

不过当赵宝童看到台下她的时候,一瞬间慌了,甚至有些结巴,好在赵宝童反应快,及时调整了情绪,这才没有出丑。

王金凤帮了他不少忙,赵宝童当然不能让她白白帮忙,便邀请她一起划船,很快两人便相爱成为恋人,结婚也逐渐提上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婚前,王金凤对赵宝童提了三个要求,第一,要独立工作;第二,她不想当军眷;第三,考虑到她的职业,面试的大多是男性,有时还是晚上,她希望赵宝童不要介意

这一切,赵宝童都答应了,但无奈的是,他必须回到朝鲜战场继续战斗,所以他们的婚礼只能推迟了。

最终,经过几个月的担惊受怕,赵宝桐于1953年1月回国,回国后不久两人便结婚了。

婚后仅一个月,两人便再次分居,王金凤继续从事记者工作,赵宝桐则去苏联留学,两人一别就是两年。

更让王金峰自豪的是,连一个俄文字母都不认识的赵宝桐,竟然在俄语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等大学所有课程上都获得了A等成绩。

因为丈夫志向高远,王金凤对他也更加喜欢,两人经常书信来往,分开两年,两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变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赵宝桐回国,但因为赵宝桐是锦州军区职员,所以夫妻俩大部分时间是分开居住的。

1956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硕果——大女儿出生。当时,正在部队服役的赵宝桐因患肺结核刚做完手术,但他还是请假赶到医院照顾王金凤。进门时,他手捧着一束鲜花,让王金凤十分感动。

生完孩子后,王金凤就带着母亲来北京生活。

赵宝通视静太后如亲生母亲,自幼父母双亡,唯一的姐姐也去世,所以他非常爱护家人。

王金凤与赵宝童幸福地生活了15年,直到1968年,王金凤遭遇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金凤是个记者,在报纸上发表过无数文章,如果有人挑刺,想找她麻烦,那当然不是什么难事,结果她被调查了,巷口还派了人随时看守着她,她丈夫赵宝童也因她受牵连,处境很不好。

就在王金凤孤立无援之时,一天深夜,赵宝童趁着管教不注意,翻墙回家

他告诉王金凤,不管怎样,他都会陪她一起走过所有的风风雨雨,他永远是她的丈夫,所以她要坚强,因为真相总有一天会大白。

王金凤因为丈夫的一句话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受了很多苦,她顶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终于等到了出狱的那一天。

紧接着,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发生了。

因为不相信丈夫会背叛自己,王金凤又回到了人民日报社当记者,一边工作,一边等待赵宝桐的归来。

期间她还查阅了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发现她和赵宝童的离婚是无效的,因为她作为当事人对此完全不知情,也没有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王金峰在北京遇见了赵宝桐。 正如她所料,赵宝童不得不和她离婚!

原来,王金峰入狱之后,一直有人找赵宝童,劝他和王金峰划清界限,但是赵宝童拒绝了。

紧接着,就有人逼迫他去法院起诉离婚,但是赵宝童还是不肯,于是他们就主动“帮助”赵宝童和王金峰离婚。

但即使如此,她们也不会屈服,离婚不是选项,必须再婚,建立新的家庭,否则就不算数

于是他们就不断地给赵宝童介绍人,可介绍了二十多个人之后,赵宝童却以各种理由全部拒绝了,最后他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对赵宝童说,再不听话,就把他关进监狱!

当时,王金凤的母亲已被遣返回乡,如果赵宝童也失去了自由,那三个年幼的孩子该怎么办?

无奈之下,赵宝童只好答应再婚,最终与一名女工厂技术员结婚,婚后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赵宝童的讲述,王金凤泪流满面。她表示,自己理解赵宝童的做法,如果自己处在他们的位置,也会这么做,毕竟孩子是他们共同的财富,比生命还重要!

会后,赵宝童告诉王金峰,自己已与现任妻子分居,正在办理离婚手续。

但是他的妻子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很简单,他也不想伤害她太多,所以离婚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王金凤也表示理解,她开始和赵宝童一起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复婚。

最终,在锦州某航校校长的帮助下,赵宝童提交了离婚申请,但可惜的是,不久后就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只好诉诸法律,当初判决离婚的法院承认离婚过程违法,但是如果撤销原判决,赵宝童就犯了重婚罪,要坐牢啊!

赵宝童一听,立刻表示只要能离婚,自己就是坐几年牢也愿意,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能离婚。

由于“帮”他离婚的人和赵宝童的现任妻子都不承认重婚,赵宝童和王金凤只好继续四处奔波、寻求帮助。

就在他们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1976年,乌云终于散去,那年12月26日,锦州市法院判决赵宝桐与现任妻子的婚姻无效,两人最终离婚!

离婚后,赵宝童和王金峰给了妻子一大笔经济补偿,并托热心的亲朋好友给她介绍对象,没过多久,妻子就找到了新的对象,组建了新的家庭。

经过三年的努力,赵宝童和王金凤终于复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更让他们高兴的是,组织上又把赵宝童从锦州军区调回了北京军区。从此,夫妻俩不用再分开生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婚后,王金凤与赵宝童又在一起度过了27年,直到2003年赵宝童去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