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丽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月初五艾蒿长,

千家万户包粽忙,

粽香虽美难下咽,

端午佳节思故乡。

回想当年端午日,

母亲忙碌灶台旁,

采来村南芦苇叶,

自家红枣蜜如糖。

这是一首我最喜欢的童谣,每逢端午节到来之际,总会情不自禁吟唱起它。在抑扬顿挫、声调起伏的音律中,盼望着端午节那粽子艾草瓢幽香、五谷丰登幸福长的好日子早日到来。

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位很注重生活仪式感的人。在过去的岁月里,逢节必过,这使得我们姐弟仨人,不但饱了口福,还让我们记住了中国人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怎么过,都吃些什么美食。

于我来说,除了穿新衣着新鞋领压岁钱的春节、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我最企盼的节日便是端午节了。

实话实说,我母亲不会包粽子,每年餐桌上用糯米粽叶包裹着的碧绿的尖尖的三菱型的可爱粽子,是我至亲至爱的舅妈给送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舅妈是母亲的二嫂,姑嫂关系。

舅妈是一位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美丽、聪慧、善良的农村妇女,她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七位儿女。平凡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简朴,但她坚韧乐观,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好女人、好母亲。

自古婆媳姑嫂关系处理不易,可是我母亲与二嫂的关系和感情可好了。

母亲告诉我,外公外婆50多岁就病故了,她与两位哥哥相依为命度时光。平日里与孤单的自己、失落的自己、挫败的自己相处。

自从二哥迎娶了二嫂后,沉寂的家里便有了欢声笑语。在与二嫂的朝夕相处间,二嫂的虚寒问暖像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她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二嫂就像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她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让她往日的疲惫烟消云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几十年里,不论贫穷和富有,她们姑嫂情谊如山川,相互扶持永不变。

曾记得,每年的端午节,舅妈都会送来许多粽子给我们品尝,还会专门给我们姐弟三人包几个小小的四角粽,挂在衣服的纽扣上,保佑我们端午安康。我常常舍不得吃,直到小小的四角粽在我的衣服纽扣上挂得风干。

我父母都在供销社工作,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母亲的回礼,便是买一些猪肉和糖果等副食品,带上我给舅妈家送去,让我的表哥表姐表弟们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真的,我很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

舅妈积劳成疾,过早地离我们而去。每年清明节,我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回到家乡给她老人家扫墓,以寄托深深的思念。

配图沈丽华(路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丽华,云南玉溪人,退休。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原创作品,

如需采用,请联系13870789598

微信号:路开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路开原创】端午思亲(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