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山东1艘军舰迎来了考察团,舰长亲自前去迎接。在接待过程中,舰长大吃一惊,问:“咋就来了一个瘦老太太?”随行的首长告诉舰长:“你口中的‘瘦老太太’是我们新中国的海洋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名言于1955年提出,影响了几代人,是新中国倡导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一大壮举。在新中国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妇女模范,实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

在海洋地理研究方面,新中国就涌现出首位女海洋学家,她名叫刘恩兰。为了科学研究事业,这位巾帼女杰一生未嫁,把毕生心血献给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刘恩兰,1905年出生在山东安丘石山子村,虽然家境较为富裕,却不受爷爷奶奶待见。

在当时的年代,刘恩兰爷爷、奶奶的“重男轻女”糟粕思想严重,要将刚出生的刘恩兰丢掉。刘恩兰的母亲苦苦哀求,才保住了刘恩兰的一命,等到了刘恩兰的父亲回家探亲。刘恩兰的父亲是个文化人,在广州当教书先生,为了保护女儿,把女儿带到了广州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州期间,在父亲的悉心照顾下,刘恩兰慢慢长大。父亲送刘恩兰去私塾念书,在读书求学期间,刘恩兰展现出过人的天分。几个弟弟读不懂的书,刘恩兰只要读上几遍,就能了解书中的含义,迅速背诵下来。

刘恩兰的父亲悉心培养女儿,刘恩兰凭着个人的努力,先后考入了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刘恩兰毕业后,因为各门成绩拔尖,被留在金陵女子大学任教。在金陵女子大学任教期间,刘恩兰再次因为表现优异,被推选为公派留学生,去到美国留学。

刚到美国时,刘恩兰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自己的专业。当时,美国学校对中国留学生有规定,男生可以选物理、建筑等专业,女生能选择的专业较少。刘恩兰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自然地理”专业,期望用所学的知识报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期间,刘恩兰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3年后,刘恩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也成了自然地理领域第一个中国籍女硕士。

此后几年前,刘恩兰去往挪威等十几个国家,考察了欧亚地理、自然环境,获取了第一手地理资料。1941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刘恩兰返回祖国,投身到抗日事业中。为了赶走日寇,刘恩兰率队考察中国地理结构,收集了一大批重要地理资料,为抗战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恩兰进入科学院工作,积极为新中国建设献言献策。1953年8月,陈赓将军接见了刘恩兰教授,提出:“刘教授,我们的海军刚刚建立,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您喜欢大海吗?在我国海军精准测绘方面,您能不能提出一些意见、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恩兰直接回答:“陈将军,我喜欢大海,为了新中国的事业,我愿意做海洋精准测绘方面的工作。”就这样刘恩兰放弃了熟悉的陆地地理测绘,转变研究方向,开始投身到海洋精准测绘的工作中。

1957年秋天,山东一艘军舰接到命令,迎接一支专家考察团上舰考察。舰长早早做好准备,迎接专家考察团,52岁的刘恩兰登上了军舰。舰长大吃一惊,问考察团的工作人员:“你们说有专家来,咋就来了一个瘦老太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同考察的首长听到舰长的话,把舰长叫来,说:“你口中的‘瘦老太太’就是咱们新中国的女海洋专家,以后咱们的军舰想要在领海内驰骋,可离不开咱们的刘教授,她能给咱们戴上‘千里眼’。”

舰长知道了刘恩兰教授的身份,为刚才的言论,给刘教授道歉。刘教授只说:“没事,没事,咱们快开船吧。”军舰上没有女宿舍,舰长腾出来会议室,让刘恩兰教授居住。经过数次随船考察,刘恩兰率队获取了一大批海洋地理资料,为我国的海洋精准测绘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7月,一生未嫁的刘恩兰病逝,骨灰安葬于八宝山。刘恩兰的学生曾问她:“先生,你为何终身没嫁?”刘恩兰只是笑着说:“都结婚了,谁去做学问呢?”刘恩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新中国的地理和海洋事业,让中国的军舰能在五大洋尽情驰骋,守卫了祖国万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