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即流体流动中的混沌和不可预测性,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目光。理解其起源,特别是在管道流动中,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然而,最近发表在《自然物理学》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统计力学概念与管道从层流到湍流的转变之间的联系。

管道中的流体流动可以大致分为层流和湍流。在层流中,流体粒子在平滑的层中运动。然而,随着流速的增加,流动会变成湍流,以涡流和漩涡为特征。这种转变不是突然的,而是通过一个临界点逐渐发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上,湍流的转变一直使用雷诺数来描述,雷诺数是一个无量纲量,它将流体特性、流速和管道直径联系起来。然而,这种方法缺乏对底层机制的更深入理解。

最近在更简单的剪切驱动流体中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湍流的开始可能是一个定向渗流非平衡相变。但这种方法能否应用于压力驱动的管道流呢?定向渗流是一种模型,描述了晶格上连接簇的生长。粒子被引入到晶格上,它们可以停留或向特定方向移动。关键方面是这些粒子聚集的速度和衰变的速度之间的微妙平衡。

在管道流动的背景下,称为“斑块”(Puff)的局部湍流结构起着关键作用。这些斑块类似于定向渗流模型中的粒子。在低于临界流速的情况下,斑块往往会衰变得比生长更快。这对应于定向渗流中的亚临界状态,没有大规模的连接簇。

随着流速接近临界点,一种迷人的现象出现了,斑块衰变和生长之间的平衡变得岌岌可危。斑块偶尔会存活更长时间并相互作用,导致形成更大的、瞬态的簇。这种行为与定向渗流中的临界状态一致,在临界状态下,簇会不断形成和消散。

在临界点之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状态:阻塞。在这里,流速足够高,斑块可以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贯穿整个管道的持久连接网络。这种阻塞状态类似于定向渗流中的超临界状态,其中大而相互连接的簇主导系统。

定向渗流与阻塞之间的联系为理解管道湍流转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通过研究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统计力学的工具,例如重整化群理论和计算机模拟,来分析系统在比直接观察允许的更长时间和更长尺度上的行为。这种方法导致了这样一个预测,即管道湍流的转变属于定向渗流普遍性类。

这一分类意味着临界附近的临界行为表现出普遍的标度律,而与系统的具体细节无关。这一发现标志着我们对管道湍流理解的重大飞跃。它不仅为分析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而且还突出了统计力学在解决复杂流体动力学问题中的作用。

这些新发现可能在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优化管道设计和降低能源消耗,到制定减轻湍流引起的噪声和振动的策略。随着我们深入研究定向渗流和阻塞之间的迷人相互作用,笼罩在管道湍流之谜上的面纱最终会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