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场国民党人内部思过会上,郭汝瑰拍案而起,指着胡琏的鼻子骂:“你个共产党的走狗!”

众人赶忙站起来拉住郭汝瑰,忙问:“怎么回事?”

郭汝瑰看着胡琏,怒道:“你和刘伯承住在一个村里,你还让他跑了?你怎么解释!”

胡琏也不甘示弱的指责郭汝瑰,两人就这样在会议上吵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郭汝瑰本就是我党的卧底,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间谍身份,另一方面是借此事离间国民党内部。

那么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才有了这一次的会议呢?

战略转折—挺进大别山!

1947年7月23日,刘邓大军向北撤至黄河大界,安营扎寨,欲休养部队南渡黄河,与国民党军队再战。

傍晚时分,刘伯承的警卫接到毛主席紧急致电,要求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急速出击大别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别山是蒋介石战区腹地,6月左右,国民党集团军大部分撤出大别山,着重加强两翼防线,增强大规模作战能力,这就使得中原腹地兵力薄弱。

刘伯承对于这个决定产生了一些疑虑,正想着和邓小平商议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是毛主席态度十分坚决,并再次致电,催促他们立即出发,刘邓大军不再迟疑,火速整备队伍,向大别山进军。

在进入大别山时,刘邓大军受到了强烈的阻击,虽然国民党军队大部撤出大别山,但是仍有小股国军镇守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数虽不多,可精良的美式战术装备以及枪支都让我军吃一个大亏,更加凶险的局面才刚刚开始。

随着刘邓大军四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的深入,大别山的局势逐渐胶灼,蒋介石方面逐渐开始重视这支军队的威胁性,急速派出侦察机以及轰炸机进行阻拦。

在装备战术的巨大悬殊下,刘邓大军艰难作战。加上战士们初次进入中原地区,水土不服,身体出现不适反应,伤员的恢复状况也是令人担忧,几乎是每况愈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绝对劣势下,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感,凭借着这股力量,在大别山的数次作战中,也给予了国民党人几次沉痛打击。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以及艰难的血战,8月27日,刘伯承以及邓小平终于发来捷报,成功在大别山地区落脚,尽管如此,大别山的形势仍旧不容乐观。

大别山的百姓闭门不出,甚至对我党的态度表现的十分抵触,这又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别山本是我党的老牌革命根据地,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曾经四次战略性转移,离开大别山。

在我军离开后,大别山的百姓每一次都要承受来自敌人的疯狂报复。

百姓们十分担忧,害怕我军再次撤出大别山后,迎来的是国民党人更加疯狂的压迫和血洗

大别山的百姓们讲出了这个苦衷后,看着两位首长欲言又止,细心地邓小平立即看出了问题,在老乡走后立即着手去调查,结果发现了更加棘手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曾有一支集团军长期驻扎,他们不仅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与当地地主老财,土匪相互勾结,势力可谓是错综复杂,且非常庞大。

贫苦人民在重重压迫下,艰难的生活,哪里还敢去反抗?这一问题也就直接导致共产党军队获得情报的难度直线提升。

消息闭塞,粮草供给不足,刘邓大军的家底也在几场血战中消耗殆尽,情势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他们成功入驻大别山后,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火速成立了一支专门针对刘邓大军的部队,由国民党大将白崇禧直接领导,蒋介石甚至下达了死命令:“务必击毙刘伯承!”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顽强抵抗后,我军粮草彻底消耗干净,而国民党大军包围之势已然形成,两军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留给我军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毛主席对于大别山的劣势非常担忧,一边与刘邓二人保持联系,另一方面派出援兵进行救援,先后两支纵队,都在进入大别山与刘邓汇合后被困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的小部队在支援的过程中,前一秒刚刚把包围圈撕开一个口子,国民党的军队后一秒立刻派出军队补齐。

里面的部队出不来,外面的也进不去,按照这个局势发展,我军势必被困死在大别山。

毛主席再三思虑后,还是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命令刘邓大军寻找有利突破口进行突围。

然而刘伯承和邓小平认为,如果现在放弃大别山根据地,不但此前的牺牲会付诸东流,后续对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率大军继续在大别山山区内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周旋,拖延部分兵力的机动性。

而刘伯承率领小部分的队伍向东突围,在敌人后方打游击战。

在两个首长一致同意了该计划的可行性后,他们致电与毛主席简单的商议了具体细节。

确定可以执行后,刘伯承火速率领三个纵队向东进行突围,疾行数十里,奔袭敌人的后方。

大雾四起,险象环生

11日傍晚,大雪封山,刘伯承率领小股部队抵达何小寨村,找了一个破庙进行安顿,由于连夜赶路和几次小规模遭遇战,战士们都十分的疲惫。

刘伯承更是躺在稻草上便睡着了,丝毫不知道自己正处在国民党小股势力的根据地中心。

当夜大雾四起,能见度非常低,我军战士在侦查的途中发现了少量穿着军装的人站岗。

侦察兵们机智的作出行动,伪装成活跃在附近的友军,热情的邀请那两个站岗的国民党士兵到屋里喝口热水,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