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让如今的职场充满着危机感。谁还敢奢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能处于996的状态便甚是欢喜了,因为至少周日的休息是有保障的。

以前,我觉得90后的标签,挺酷的,因为它代表着年轻、资本与希望。如今,自己已到三十而立的年纪,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还面临着车贷、房贷的经济压力,着实让我焦虑不已。

其实从大学毕业后,就感受到了未来的焦虑。所以,我得拼、够拼、会拼。让自己在职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确保不断升职加薪,赚到越来越多的money。

但拼了7年,我更为焦虑了,究其缘由,是自己在最初设置了伪目标:赚更多的钱。但赚多少?赚多少,才能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求呢?呵,人怎么会嫌钱多呢?

自己陷入了人性的贪婪,为能多干多赚,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在家里加班,周末也隔三差五解决工作问题。

我的工作状态,家人是能理解的,但内心肯定是烦的。我一直以“工作和生活失衡”作为借口,安慰自己:我从事的行业属性,就是这个节奏,多劳多得,没办法。

但在近期,我顿悟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失衡,还越界了!

越界,工作和生活的界面模糊,混淆在一起了,导致工作是工作,生活不是生活。

我尝试做出了调整,将生活去工作化,让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时间,提升下质量。试着做了一段时间,蛮有效果的。现在整理出来,和小伙伴们做个分享。

1、同城的“双城”生活

如果你平时加班很晚,上下班单程用时约1小时及以上的话。有个建议,在公司附近租个房子,如一居室或合租,理由有以下三条:

更好的休息

清晨起床,半夜下班,和家人总赶不上碰面说话的机会,家就成了“旅店”。若你租了房子,加班更专注,上班不用起早,睡眠时间是有保证的。

更加的安全

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夜间下班回家是有不安全因素的。一是夜晚人烟稀少,二是疲劳驾驶。

选择就近居住,除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性,也能让家人不用提心吊胆等你。

更好的陪伴

工作忙,那就周一忙到周五,不用顾虑家人催促回家的电话,专注工作,提升效率。挤出净化版的周末,除了紧急重要事情外,全心陪伴自己的家人。

2、有计划,让工作时效升上去

我发现很多人不爱做计划,安排活儿就干,让去开会就开,没有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拖延就是典型行为特征。

白天抠手机、刷视频、闲聊天,工作没干多少,晚上总是加班到很晚,然后抱怨工作和生活失衡。额,眼熟吗?

怎么改变呢,挺简单的,那就是计划!

事先做好明天的计划,上班提前十分钟,再补充完善下今天的计划,开启倒计时,gogogo!和时间赛跑起来,去感受干完一项销一项的惬意感。

一般这样做,不敢说每天的工作100%完成,至少能搞个七七八八。即便需要加班,用时也比之前少一大半的。我们的生活时间不就释放出来了吗?

想要得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要么你是富二代,要么你在做白日梦。

工作与生活的失衡,可能真是我们要面对并接受的事实,因为职场竞争太激烈,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赚更好的生存,这真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厮杀。

但是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做出选择:让工作和生活不越界,让工作属于工作,把生活还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