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金领取原则是到达了法定退休年龄,办理了相关手续之后,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了。

不过,关于办理退休的整个过程,有很多老人还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比如;养老金到底是退休当月领取,还是次月领取?何时开始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些问题。

问题一、在到达退休年龄时,申领养老金的具体时间?

很多老人在临近退休的时候,对于选择什么时间去办理退休手续都是不清楚的。比如,这个月15号老人就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了,那么到底我们应当是15号之前去办,还是15号之后办呢?

事实上,关于办理退休年龄的时间,大多数地区都是需要提前1个月去办理。

当然,也有一些地区例外。比如,上海市就规定:只要是在退休年龄达到的前10天--后19天期间都可以进行办理。举例:如果是15号达到退休年龄,那么在当月的5号到26号之间,都是可以进行退休手续办理的。

问题二、办理完退休之后,养老金到底是当月领取,还是次月领取?

一般来说办理完退休手续之后,养老金是从办理完之后的次月开始领取。因为在到达退休年龄的当月,参保人仍然是单位的在职职工,工资还是由所在单位进行发放的,仍需要缴纳当月的社保费。所以,在由社保中心完成相关核定之后,养老金会在办理完申领手续的次月进行发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三、退休手续如何办理?

随着现如今,互联网发展越发迅速,申领退休金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

不同地区网上办理的方式不一样。比如,上海需要办理的参保人,需要登录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经办平台,在社会保险界面进行操作;填写好身份证号码之后,就可以对自己的工龄、缴费年限进行查询;接下来,填好实名制银行卡,银行校验通过后,就办理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申请人是独生子女家庭,参与了计划生育,那么还可以领取一笔计划生育奖励费。

问题四、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的流程

不管是企业退休人员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公司里的人力资源都会进行辅助。所以,这部分人不需要操太多的心。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则不是如此。因为没有公司帮助,所以申请退休也要亲力亲为。

一般来说,灵活就业人员想要办理退休,首先要去查询自己是否符合退休条件,看自己的缴费年限是否满足最低门槛,以及年龄是否符合标准。

判断是否达到退休年龄,看的是身份证上的年龄,而不是实际年龄。有些灵活就业人员,存在身份证和实际年龄不符的情况,但退休时是按照身份证年龄来判断。

在确认有退休资格后,拿着相关资料,包括户口本、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原件,到线下办理即可。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地区是需要提前三个月进行申请的。比如辽宁营口,就需要提前三个月申请。在这里也提醒各位灵活就业者,一定要提前咨询,搞清楚规则,再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