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忆江南按语】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瞿群臻教授4年来因抵制并举报吴先华等两任院长弄虚作假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被学校记过处分和降低岗位等级聘用双重处分,事情还闹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想起了当年(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的风度与张鸣教授的风骨。唉,看来眼下的大学真乃“世风日下”!

纪宝成校长的风度与张鸣教授的风骨

金 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校长最近着实火了一把。据10月27日《钱江晚报》报道,他10月26日在杭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提出,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应有适当调整,并当场倡议“教授治学,还学术权力以学术”,赢得全场分贝最高的掌声。

谁料纪宝成这把难得的“头上长角”瘾还没过足,就被属下致命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时隔仅3日,或曰72小时,或曰4320分,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校长不能只在论坛上反大学行政化》一文“剥画皮”——“在人民大学,学术行政化的病象一点都不比别的学校轻。”“人大校长至今在位,大权在握,如果真的如此反感大学行政化,不比我等小民,他其实是有事可做的。至少,可以在人民大学反一反行政化,尝试一下教授治校。用不着真的反掉,做做姿态也好。”

事实上,在论坛上慷慨激昂的纪校长在其“地盘”确实“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声息全无。

只说不做的纪宝成颇有点像侃大山的角儿,被张鸣这么一将军,尴尬之余会怎么样呢?

一点儿也不会怎样,一如第一次因为行政权力干预教授职称评定,张鸣跟学院领导发生了冲突并把事情捅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纪校长保持沉默一样。

给张鸣“穿小鞋”抑或将他“解聘”以致“鱼死网破”,孰若“沉默如金”能体现一种风度?

其实中国人民大学有张鸣这是纪宝成的幸运。盖因张教授的每一次“发难”在体现其刚直不阿之风骨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展现纪校长宽容大量之风度的极好机会。

中国这个充满专制血腥味的“酱缸”,有一种微妙的“博弈”——“相‘拼’益彰”!

比如,李世民与魏征,谁离得开谁?

唐太宗“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与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争),“然其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而下,绝无而仅有者也。”

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唐太宗常常对他产生敬畏之心,因此名声大振。

将纪张之关系与李魏之关系类比,盖因具象而微。

当然,李世民毕竟是帝王之才,纪宝成尽管为现代大学学者型校长,在用人之道上亦难以比肩。他对张鸣充其量敬而远之而晾之,孰若太宗——贞观十六年,魏征染病卧床,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

道理很简单:李世民是真正的“家天下”,治国若治家一般尽心,只是“霸道”有余,“王道”不足而已。

经常听到有人将眼下社会一些不合理现象归罪于专制,此大谬也!

愚以为当另造概念为“泛专制”。

“泛专制”是“专制”的恶性变异。不像唐乃李家天下,宋系赵家天下……其为一种“铁打的‘制度’,流水的‘官’”之“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的低端专制。

张鸣教授不愧是研究政治学的,看问题非常到位:“也许,我们的校长刚刚意识到大学行政化的危害,也许,是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行将离开校长岗位。中国的国情,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官员,总是会说点实话。”

第一个“也许“是虚晃一枪!

“纪宝成校长的风度与张鸣教授的风骨”造就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和谐”校园环境。

这种“风度”与“风骨”之因果,这种“和谐”是否是当下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高度缩影?

应该大约的确不是!

大约乎?的确乎?

匆匆于2009年11月6日9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