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路透在6月4号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楼市预测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的主要观点我总结下。

1 从新屋建设量上看,最快明年就可以触底企稳。也就是房地产对GDP的压力,可能在明年就会逐渐消解。

理由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我们未来10年的需求是每年9.5亿平米,考虑到现有的库存也会消化掉部分需求,所以大概每年需要新建7.15亿平米的房屋。这个略高于2023.5~2024.4的6.34亿平米。

这个对我们经济有利,应该算是好消息。

2 价格趋势方面,文章比较了我们和美国,日本,西班牙三国的房地产泡沫。美国西班牙大概是跌了5年触底,而日本是跌了18年触底。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楼市下跌趋势应该会跟日本比较相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2021年Q3为下跌起点,如果是美国西班牙模式,那么价格见底应该在2026年底,如果是日本模式,那么价格见底可能就要到2035之后了。

不过我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并不完全同意文章的观点。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再来看文章说的第三个观点,第三点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

3 文章提到了我们的救市策略,也就是我过去反复在文章中强调的托而不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文章明确提到,上面并不是要把房价拉起来,而是要让市场稳定下来,或者是跌得慢一点。

也就是我过去文章所说的,让楼市横盘或慢慢下跌,在不触发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

我认为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决定了你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比如在去年最早的认房不认贷落地之前,市场其实有两派观点。

第一派,也是主流观点,就是认为上面要把房价拉起来,而由于我们的控制力很强,所以真的要拉,其实是有概率能拉起来的。所以那时候有不少人都认为会复刻2016的行情。

因此很多有负债的炒房客的想法是,好不容易熬到暖风频吹了,政策上开始放开了,开始支持了, 不能倒在黎明前,所以要继续持有。

甚至有更激进的,既然要复刻2016,那就应该要在新一轮救市开启前买入房产博取涨幅。

所以,很幸运的,这些人也就成了我们高位套现的对手盘。

第二派,则是我的观点,认为认房不认贷的落地,是新一轮房价下跌的开始,并且从各种迹象判断,上面是在推进软着陆,而不是在拉房价。我也在认房不认贷落地前就预言了楼市新一轮下跌的趋势。文章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房价的走势图看,正是从认房不认贷开始,京沪楼市才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下跌。

我们的早期粉丝,或是我们知识星球的同学都知道,我在2020年之前,持续在京沪杭蓉等各大城市买入了不少房产,然后又在2023年认房不认贷之前把要抛售的房产逐套抛出,我去年也在知识星球里详细写了那段经历和卖房的心理博弈。

所以我在写文章时肯定是言行一致的,不会唱空做多或是唱多做空。

那么,现在既然路透社把这个托而不举,或者说是维持楼市稳定或缓慢下跌的意图说出来了,会在楼市造成下跌的一致预期,从而变成硬着陆吗?

这也是昨天有个粉丝问我的问题。

我认为是不会的,首先看到路透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是少数。另外,有些人即使看到了,也会当成是阴谋论而直接无视。

楼市的多空分歧依然存在,并没有出现一致预期。

并且,市场依然还存在着一种看法,就是上面在逐步打开限购限贷,等发现各种救市举措都没有用的时候,就会搞大放水。甚至这种看法在房圈内还是主流意见。

所以软着陆依然是会继续进行下去的。只是最终结局,相信大放水观点的人,会完整吃下楼市软着陆之前的所有楼市跌幅。但这个也没有办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买单。

不过,在我们的粉丝中,也有人认为我是炒房客,对此,我也不做任何反驳,确实过去的那些房产的买卖经历,也都摆在这里。但我想说的其实是,无论房产还是股票,这些都只是手段,而赚钱才是目的。

网上有一些舆论,把投资分为房圈,股圈之类。还会提到房圈和股圈的相互鄙视。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把房圈和股圈对立起来的。

因为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只要是可以赚钱的。

投资,依赖于你对宏观的理解,对底层逻辑的认知,对数据的追踪。所以,对宏观认知深刻的人,股市可以赚钱,楼市也是可以逃顶的。

我们的老粉丝都知道,我过去写文章,对股市的预测从来都是马前炮(现在粉丝多了为避免大家都懂的麻烦就不写了)。比如去年年中我还发过这张图,都是马前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对楼市的预测,也是在京沪最高点的2023年,特别是认房不认贷落地之前,发了多篇公众号文章让大家卖房逃顶。

而很多房圈的人,在股市赚不到钱,所以鄙视股圈崇尚房圈,但问题是他们在楼市赚钱也是因为2021之前楼市从来没有像样的下跌过,才错把运气当成了能力。一旦楼市大周期开启,这些人也都是没办法在2022~2023逃顶的。同样会在楼市亏得一塌糊涂。

能让你赚到钱的并不是房圈和股圈的区别,而是你的能力和认知达到什么程度。这个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之前按下不表的部分,也就是他们预测的我们的房价走势更像日本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完全不重要。

不论房价是像美国西班牙那样在2026年底触底反弹,还是在2035年之后才触底反弹,对我们都不重要。

因为我们持有现金,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持有一份没有期限的看涨期权。我们只要跟踪市场,在市场底部反转的时候,再次买入资产,甚至扩张债务买入资产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不是预言家,我们是来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