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国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约2亿人,说明了什么,有很多的人被迫离开企业,没了固定收入,靠兼职来维持生计。

今年真的很难。

身边失业的朋友不在少数,且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他们目前陷入了一种“特殊”的困境,无法自拔。

1、想摆烂却又不能

今年大环境差,机会少,干脆不找了,休养生息一年,明年再战。但经济实力又不允许,没多少积蓄,车贷房贷月月要还。

2、想改变却又拧巴

自己所在的行业不景气,面临跨行转型,意味着重新开始。想生存下去,必须走这条路。但觉得多年积攒的经验和技能弃之可惜,去新的领域又担忧自己是个大龄小白,干不下去。

失业的焦虑,让人心烦气躁,拧巴的心态,又让人精力内耗,反正整个人都活的极其痛苦。

看似沦落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

1

新东方董宇辉的爆红出圈,让人们不由惊叹:“直播带货,做的如此有料、有趣、有意境!让人买单买的心满意足!”

教师?直播?两个不相干的领域,融合到一起,居然产生如此大的化学反应。如果教培行业不是被迫走向末路,怎能逼出逆境中的重生之路呢!

由于直播业务的爆火,新东方公开招聘双语直播,月薪可达5-6万。谁说教培行业没落了,行业里的人就没出路了。它没有消失,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转行穷三年”的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如果你面临跨行转型,请不要盲目找工作期待快速就业,先梳理下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能,再确定适合发展的岗位,再去精准的投递简历。

2

身边的地产朋友,今年日子最不好过,多数人都在去年年底被裁员,加入失业大军。

2022年地产仍然处于寒冬,没什么工作机会,他们嘴上说说躺平一年,但谁都没闲着,陆续上岗工作,其中不少人都离开地产圈,完成了职业转型。

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C,过去在地产做土建工程师,现在新能源行业做厂房建设,虽然换了赛道,但工作内容却大同小异,算是完美的转型。

C说,今年春节期间,一直琢磨自己转型的事,后来发现新能源现在是风口,各企业都在全国疯狂拿地扩建生产基地,他感觉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C在网上搜寻所有的新能源公司,陆续投递几十家厂房建设的岗位,最终得到了4家面试机会,拿到1个offer。

他很是感慨,找工作用了3个月,投递简历总是杳无音讯,中途心态差点崩溃了,但愣是坚持有了好的结果。

3

朋友B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过去是地产的成本负责人,2022年已过半,他换了三份工作,昨天他又辞职了。

他先后去施工方、零售、制造做成本工作,但都没做满月就走人了。B的理由很简单,收入都不如地产高,但事情繁琐杂乱,干这种活容易让人废掉的。

我说:“那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知道地产很难回去了,但自己年初就想好创业了,在家附近开个水果店,还能照顾老人。”他如实地答,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很明确。

但他补充道:“但自己过去做成本经理的,现在去卖水果,担心被别人说闲话!”

我来不及插上话,他又自说自话:“其实别人说,我根本不在意的,开店多好,虽然累,干得多挣得多,落个心理自在。”

接下来,他完全忽略我的存在,自己和自己开始辩论,到底开店还是不开店。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拧巴人摆在面前嘛。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当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没有哪个行业,能让你做一辈子,我们要时刻为“变”做准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只要四肢健全,智商在线,哪有什么穷途末路,只有绝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