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间,2020已然过去。盘点下年初制定的计划清单,实现区区40%,有点失望,不过在意料之中,习惯就好了呗。

2021年,我三十岁,正式步入中年的门槛。

说说现在我的情况,在一线省会城市打拼着,经济过的去,有房有车。家庭和睦,父母健在,妻子贤惠,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比下有余,本应知足。比上不足,我清醒的告诉自己,还差的很远。

我细数自己2020所遇到的“不足”:

父亲生病做手术时,我焦虑了,担忧费用高昂的超出我承受的经济范围。

女儿晚上发烧时,我愧疚了,因为出差在外的我,不能任性地飞到她的身边。

从未度过完整的周末,总是被工作烦扰着,打破了生活的平衡。

我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己的模样:油腻的头发,深深的眼袋,凸显的双下巴,隆起的肚腩,散发出强烈的被生活压榨的味道。

我猛然惊醒:刚步入中年,油腻感立竿见影,我想象的生活不是这样子啊,怎么这么快就败了!

我迫切地想找到一碗鸡汤,镇压住内心的恐慌和不安:三十岁,还有没有崛起的机会?

二十几岁的年纪,内心对鸡汤文嗤之以鼻,觉得这种精神食粮,不如一顿美食来的实惠。但我到了三十岁才晓得,不是鸡汤有毒,而是自己没经历过,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

李尚龙的《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让我找到了答案。

1

“人为什么要奋斗?因为一定会有一天,父母老去,孩子长大,而你需要做的,是让他们体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吃过的苦,不能让他们再吃,这是你奔跑的理由。”

从这段话,我找到了自己奋斗的原动力:让父母、子女体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父母生病,自己都没经济基础,如何让他们体面?

如果子女接受不了优越的师资教育,如何让他们体面?

我吃苦就够了,不要让他们重走我们的路,这就是我奋斗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突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2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记住8个字:终身学习、持续奋斗。

读书是最廉价且提升能力最快的方式,很惭愧,我读的真的少。

我以前对读书有偏见:觉得读的多,忘的多。其实,读完书就不怕忘掉,那些忘掉后还留下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经常拿工作没时间作为不读书的借口,其实一个人的时间是相同且固定的。工作真的填满了时间吗?我掐指算算碎片化的时间如刷视频,看娱乐新闻等,每天累计占用4个小时以上,太吓人了,这些东西真的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所以,在三十岁的年龄,纠偏自己对读书的偏见,实乃万幸。

3

“人的堕落,是从身材失控开始的。”额,本人不才,从大学毕业后,我就失控了。

三十岁前,喝酒夜宵熬夜,属于自己的生活标配;但三十岁后呢,再不自律,医院就成我的常住地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在健康的时候,往往真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只有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时,才会发现身体不行了。

所以,趁着身体还未给自己发出红灯信号的时候,必须悬崖勒马,尽快从泥泞沼泽中走出,奔跑到广阔的平原,学不了彭于晏,但让身体健康起来就好啦,

让三十岁作为自己重生的起点,无论是凤凰涅槃还是破茧重生,我知道过程中的痛苦都是钻心的,但我已开足马力做好时刻准备的出发。

“二十多岁死,八十多岁埋。”不知道现实有多少这类人,在盲目的忙碌生活着。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无论你是谁,都请你努力活成自己的模样。”自己做不做自己,和世界无关,但如果做自己,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个人喜欢自己,这个人就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的年轻,是从内向外的。所以三十岁的年龄,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只要自己持续地不断突破自己,打破自己本能与习惯的牢墙,才是打破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