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招,是我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每次畅游大学校园,与老师侃大山,向学生吹吹牛,总是一件让自己“年轻”的事情。

同时,我也发现了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

学校虽然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都定期开展职业规划辅导讲座,但流于形式化,没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呢,考研为了躲避就业,考公为了满足父母期望,就业盲目落坑。总之,对未来迷茫,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我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深知职业规划对学生或职场小白的重要性,若对未来的规划无清晰的认知和定位,那必然损耗年轻的资本,以致泯然众人矣。

根据自己在知乎回答问题的经验,和从书本中汲取的干货,整理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仍处于迷茫期的学生或职场新人有用。

1、实习,不仅仅是为了增添简历的厚度,而是通过实习,完成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人际交往的历练;职场环境的熟悉;如何发挥个人价值,并与人合作。

2、实习,根据自己所需实习内容,去选择企业。不要盲目选择大企业,而忽略了自己想要学的东西。大企业品牌硬、制度全,但分工精细,通过短期的实习所学的东西是有限的,而小企业,分工较粗,但综合性强,更锻炼人。

3、选择读研读博,其一是对专业有极大兴趣;其二是对专业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从事与其相关的工作。因此,如果你不是,只是对未来迷茫,将其作为延缓毕业的手段。那迷茫并未消失,只不过晚几年再出现而已。

4、本科专业并不决定未来的职业,你不喜欢你的专业,没问题,你可以选择你喜欢做的事情。

5、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专业的工作,瞎琢磨空想没用,需要多利用大学的实习机会,去尝试。适合不适合,试试不就知道了。此外,你也可以多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师姐师哥联系,多收集信息,作为自我判断的依据。

6、选择考研那一刻起,你就要考虑清楚毕业后的去向

如果是考公,那学历再造就是为了职称职级起点高一点,英语水平好一些;如果是就业,选择国企还是外资?如果是深造,是留校读博,还是国内跨校读博,还是海外留学?选择留校,是进入科研体系,还是教研体系、还是行政体系?

7、从来没有所谓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世事难两全。关键在于哪一个对你更重要?你的热情是什么?你最想做什么?

8、你的优势是什么?如果连这个都不清楚的吗?建议做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摸清个人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9、当自己迷茫时,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状态,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探索未知,对未来不确定性,令人感到迷茫只是一时的状态,想办法解决就好了。

10、当你暂时处在无法选择的状态时,请活在当下。你只需要知道想要什么,最终要得到什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也能获取适当的历练,千万不要选择等待,

11、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说不喜欢是很容易的,但说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才是最难的

12、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多躲在电脑面前当键盘侠啊?不走出大门尝试,怎么知道自己想要啥、喜欢啥、适合啥!空谈误己!

迷茫本身并不可怕,可怕是对迷茫的置之不理和不作为,反而杞人忧天、自怨自艾。这样做,只会将迷茫滋养的越来越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