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小砂糖橘”……这座寒冷的城市,成为大家口中最热的话题。与此同时,韩国的 “2024 年华川山鳟鱼庆典”也隆重开幕,为了吸引中国游客,韩国特意派人来哈尔滨“学艺”,想在当地打造第二个“冰雪大世界”,但和哈尔滨的差距,有三点比不上。

哈尔滨的冰雕艺术在东北寒冷的冬天诞生,透过世代工匠的不断传承与革新,已经演变成世界知名的中国冰雪文化代表。而另一边韩国主办的“2024华川山鲜鱼节”,也成功吸引了逾十万参观者,其中哈尔滨冰雕的展示尤为抢眼

韩国打造的带有哈尔滨风格的冰雕广场,覆盖了1700平方米的广场,国际知名建筑的冰雕作品仿佛将人带入魔幻仙境,给游客带来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据活动组织方透露,为了确保庆祝活动的高水准,韩国官员亲赴哈尔滨学习体验,并表达了邀请哈尔滨冰雕大师前往韩国参与制作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2024 年华川山鳟鱼庆典开幕】

该消息发布后,社交媒体的评论区迅速成为热议的焦点,不少网友对韩国表现出负面看法。一些人建议对冰雕进行申遗,以保护哈尔滨的冰雕技艺,还有人戏称韩国无法复制这种复杂的冰雕手艺。但对于国际间的文化互动,我们也许应当采取更为审慎和理性的态度去考虑。

首先,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冰雕,其传承不只是技艺分享,还涉及文化互动。韩国官员亲学哈尔滨冰雕技艺,既是对该艺术传统的深切肯定,也体现了两国间文化友好的诚挚互动。韩国华川郡郡守所言的互利共赢,恰是文化往来带来的共繁兴盛的例证。

其次,这类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哈尔滨冰雕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同样为本土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机遇。虽然游客到访的是韩国,但如果了解到这是哈尔并的冰雕,很有可能也会想去哈尔滨看看。经由与他国的互动合作,不仅可以更深入理解和尊重各异文化差异,亦能借鉴外域经验,致力于提升本国的文化艺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但是,韩国欲复制第二个“哈尔滨”,也并非易事。

首先要明白的是,哈尔滨的冰雕并不是今年才发展起来的,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清代。居民为祈愿未来年份的丰硕与幸福,在冰面上雕塑各式形象,逐渐形成冰雕艺术的初步雏形。经过几世纪洗练,哈尔滨冰雕渐入国际视野,成为中国雪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年寒冬,哈尔滨会展开隆重的冰雪庆典,汇集全国各地游人前来赏析冰雕艺术。这些建筑不单反映传承的民间故事,也包括当代都市风光,充分彰显了哈尔滨冰雕艺术的魅力与文化厚度

但是,哈尔滨这次之所以能火出圈儿,除了冰雕以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市民的支持。这次哈尔滨人们不仅展现出了热情好客和诚意的本性,将私家车开出来免费接送游客。同时,他们还颠覆了长久以来直率豪爽等形象的“定格”,通过一连串违反传统惯例的细致服务举措,如把洪亮的嗓音转为细声细语、将冰冻的梨精心装盘、赠送勺子配售地瓜等,做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以至于不但让南方的小伙伴们目瞪口呆,连当地居民也对此感到非常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可以说,哈尔滨为了宠南方游客,连底线都没了。同时,市政府也推动的好,时时刻刻关注各大网友的评论,只要是合理的建议通通采纳。而且从数据上来看,截至元旦假日第三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可见,哈尔滨火爆出圈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对于韩国来说,欠缺的地方就很多了。首先,韩国的冰雪文化并不深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此外韩国韩国在地域文化和民俗方面也没有太多与哈尔滨相同或相似之处,在这方面可能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或亲切感。其次,虽然韩国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虽然也在不断改善和提升,在某些细节上可能还不如哈尔滨完善或高效

最重要的是,韩国之所以想打造第二个哈尔滨,主要还是为吸引中国游客。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既然家门口就能有更好的体验,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韩国去,为别国的GDP做贡献呢?所以,对于历史没那么悠久的韩国来说,光靠借鉴、照搬是没有用的,最主要的还是要发现自己文化的闪光点,然后加以放大,形成专属于自己国家的旅游名片,才是解决韩国旅游困境的根本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