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趟北大国发承泽园发个感想,为了应景贴个和老师同学们的照片,借了导演的墨镜。我还真是一回承泽园就容易发感想)

AI的文明解构特质来源于它对文明根基的动摇。

文明起于智能,而人类一直是智能唯一供给方。

人类的智能以人类为中心构建了各种文明要素。

现在这个基本前提越来越接近于不成立。

近的问题是如果棋道真的存在,那AlphaGo是道的化身么?

稍远的问题是,如果AI创作了一副绝世名画,那是它否也应该走进艺术殿堂被人类所膜拜?

再远的问题是,如果AI创造了部分历史,那谁又是那段历史的主人?

可能正是这种巨大的解构特质,让人类面对AI时总是屡败屡战。

翻了无数跟头之后,终于来到了突破的大门面前。

如果回看过去,那无疑的火、轮子、文字、蒸汽机、电力的发明和使用都无比重要,但所有这些加一起可能也没有AI对文明形态的重塑力度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的各种发明是在强化人为唯一智能中心的位置,而AI则改变它,让各个领域的智能峰顶不再全都是人类。

AI如果真的崛起,那再次回看历史,可能核心分界线就是AI前的文明和AI后的文明,其余断代和差异就因为程度而看起来模糊不清。

我们习惯性的追忆过去,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盛宴,盛唐的诗情画意。在未来则可能没这么细碎和真切,反而是会追忆人类是智能唯一供给方的时日,甚至回看文明的遗迹时会升起李商隐式的雾幻般的情感,感慨此情可待成追忆。

AI的商业模式仍在艰难的构建之中,媒体上的热度和AI商业模式的构建难度恰成正比。这个时候其实可以想想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讲的:

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

AI则解构的同时必然产生新建设,从这个角度看做AI是幸运的。

--------------------- -------------------------------------------------‍

如果你也想与我以及同道中人有更深入的对现场问题的挖掘和碰撞,欢迎加入【琢磨事AI碰撞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AI从CNN到GPT大模型有质的飞越,但显然的落地却卡住了,全产业链看,其实还是在亏损,大量试错很多也还是重复过去10年的老路。这样一来做AI应用的很多人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AI技术到底怎么落地才能产生价值,新机会在那里?

组建【琢磨事AI碰撞局】的目的就是把AI落地过程中的体会分享出来,也听听其它落地场景的问题,并给些建议。一起解决AI还处在混沌态时候的场景、产品、运营、技术上的困惑。大家可以当30%作用的AI方面的私董会。

想详细了解的同学点击下文有【详细介绍】这里不赘述了。

附上全文链接:‍

【琢磨事AI碰撞局—入群流程】

添加群主微信:cathywangyue

群主会和您做基础沟通,确认志同道合,并切实可以为您提供所需价值后,需要您预付一次线上活动经费,99元/人(预存,可以自由选择一期活动参加,但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