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枝花的水与郞锦义教授的空间放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了昆明举行的第二届“诊所升级发展高峰论坛”大会后,于2024年5月25日应邀请在攀枝花参加了一场学术会,遇上中心医院肿瘤科庞洁医生,我吐槽说“从昆明到攀枝花的两小时车程,不停的钻山洞,有一次仿佛钻了20分钟,太郁闷了”。小庞说“动车,我们攀枝花叫洞车,钻山洞的车”。

攀枝花是人口仅120万,但市里的肿瘤机构很强大。中心医院、攀钢医院、19冶医院,还有攀大医院肿瘤科,起码四家单位,米易县医院肿瘤科的患者也满满的,比500万人口的宜宾还热闹。交流之后得出结论,攀枝花城市人口比例太大了,这是四川省除成都以外地区无法比拟的城市,城市人口多意味着对肿瘤诊疗的认知程度高,这认知比例就代表接受治疗的比例。郎锦义教授经常讲西部百万人口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比例不如东部,肯定有差别呀,经济状态不一样。攀枝花的肿瘤科发展状态对我们提了醒,我们肿瘤疗效发展离不开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落后更需要我们肿瘤人的放疗知识科普,这好比接力赛跑,经济是第一棒,科普是第二棒。

以前攀枝花仅仅是钢铁之城,像一个“直男”,后来二滩水电站的建设了,空气湿润多了,水果蔬菜都好,攀西裂谷地处横断山脉体系,虽然是亚热带气候,但昼夜温差大,虽然日照丰富,但晚上一定要盖被子,攀枝花成为天蓝水蓝的“宜居”城市,二滩水电站功不可没。我在讲课中提到了郎锦义教授在全国学术大会上讲授的“空间放疗”。空间放疗峰剂量达到了300Gy,这个剂量也是“直男”,而谷剂量才不到10Gy,这样对血管影响不大,血管是保持了通畅的。高剂量放疗所释放的肿瘤抗原源源不断,输送到低剂量区,而低剂量放射线“滋润”了这个肿瘤组织,产生的轻度的炎症让淋巴细胞富集并且活跃起来,迎接那些释放出来的抗原,肿瘤抗原像让淋巴细胞“打了鸡血”,精神百倍地投入抗击肿瘤的战争中,这样的“空间放疗”,效果自然提高,这算是二滩水电站对我的启示吧。

目前低剂量放疗的研究众多,大家都认为与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其实血管也是很重要的。肿瘤微环境的改善应该建立在血管通畅的前提下,如果放射线剂量过高,造成的肿瘤组织内血管闭锁,那肿瘤抗原释放不了,淋巴细胞也进不来,所以,斗胆说一句,低剂量放疗的剂量,一定是保全肿瘤组织内血管通畅为前提的。二滩水电站把攀枝花的水提升起来,才能滋润空气和植被,这是低剂量放疗,攀枝花的交通,这是血管,学术交流就是淋巴细胞与肿瘤抗原的结合,产生“火花”,才能更好地治疗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宜宾到攀枝花的公路要修了,沿着金沙江一路向上,那时,攀枝花的交通会进一步改善,四川省肿瘤医院也会大力支持攀枝花医院的发展”,这是攀枝花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高云博士介绍的。本次学术会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举行的肿瘤免疫规范化诊疗行动,由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人民医院兰海涛教授以及汪英教授组织带队,凉山州医院、攀枝花各医院肿瘤科医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贾钰铭

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