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一贯都是以冲天的豪情、激荡的热血,纵横于豪放词的天地之间。而其留下来的诗词,也大多是慷慨激昂的不朽名篇。
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心目中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汉子辛弃疾,竟然也有柔情万种的一面。
所以,在他众多经典的不朽名篇中,亦有不少词写得爱意无限,温情脉脉,充满了对描写对象的无限爱意与关爱。
公元1186年,辛弃疾在送弟子参加南宋组织的“高考”时,便写下了一首最美的“高考”祝福词,千百年来最为经典。
这一年,辛弃疾送别学生范廓之赶赴南宋组织的科考。此时,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仿佛在诉说着辛弃疾对范廓之的无限情谊。
离别之际,辛弃疾的千言万语化为了绵绵不绝的万里长风,祝愿弟子范廓之能够一举成名,青云直上,天下共知。
怀着对弟子范廓之的无限期待与美好憧憬,辛弃疾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高考”祝福词,充满了对弟子的无限期望与祝福。其词如下: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青云上 一作:青云去)
词意奉送:
秋风渐起,吹黄了秋草,轻轻摇曳着稀疏的树叶,一片片飘然落下。在这略带凉意的季节里,你身着洁白如雪的苎麻新衣,毅然踏上了科举之路,与万千学子共同追求着那金榜题名的梦想。
你的离去,让我想象着那庄严肃穆的考场,你端坐其中,笔走龙蛇,书写着心中的抱负与理想。
考场内,寂静无声,唯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蚕虫吞食桑叶,回荡在空旷的走廊之间。
此刻,我衷心祝愿你,在八月桂花飘香之际,能够喜获科考佳绩,名扬四海。愿那桂花的芬芳伴随着你的捷报,飘向遥远的月殿,让你在蟾宫折桂,荣耀加身。
展望未来,明年的会试亦将如期而至。我深信,你定已做好准备,迎接那更为激烈的挑战。待到桃花盛开时,愿你能够鱼跃龙门,一举夺魁,在会试中再创辉煌。
鲲鹏展翅,志在千里;凤凰翱翔,直上云霄。你背着书卷,携着利剑,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应试之路。愿你在明年的今天,已然金榜题名,名满天下,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届时,你可从容不迫,谈笑风生,品茶论道,悠然自得地欣赏这世间万千举子的奋斗与拼搏,就如同你曾经为功名而努力奋斗的那般模样。
深度赏析
这首词的上阕,既描绘了辛弃疾送别弟子时的自然之美,又寄托了词人的情感与志向,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
首句的“白苎新袍入嫩凉”简洁明快,巧妙地描绘了辛弃疾弟子范廓之的外表形象,也道出了辛弃疾送别弟子时的季节与天气。
其中的“白苎新袍”四个字描述了范廓之的穿着特征。而这种穿着特征,是宋朝举子参与科举考试的标志,是宋朝规定的一种考试服装。
而其中的一个“嫩”字,词人用它来形容初秋时的天气,则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辛弃疾送别弟子时初秋那种微凉、清爽和清新的天气特点。
这里的新衣与嫩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美好时光的无限遐想。
而下阕的“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三句则对即将到的考试的一种想象,展现了辛弃疾对学生未来的美好憧憬。
“春蚕食叶响回廊”是辛弃疾想象范廓之在考场中奋笔疾书的声音以及考试的场景。
其中的“春蚕”这一意象将读者的想象引向了范廓之即将参加的考试考场回廊中的细微声响。
这种如春蚕食叶的声音,虽然细微,却在这静谧的回廊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一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弟子即将参加的考试的高度关注。
而“春蚕食叶”的典故,则出自于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中的句子:“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下一句的“禹门已准桃花浪”中的“禹门”和“桃花浪”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禹门”,通常指黄河的龙门,传说中鲤鱼跃过龙门即可化为龙,寓意着成功与飞跃。
而“桃花浪”则指春天桃花盛开时,江河水涨形成的浪涛,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词人借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弟子考试前景的美好期许。
这里的“桃花浪”也是用典,此典故出自宋朝张世南的《游宦纪闻》:“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其中一句便是‘七年三破桃花浪’。”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目的,也即是希望范廓之能像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的三兄弟那样,能够连连高中。
上阕最后一句“月殿先收桂子香”,词人将笔触转向了夜空中的月宫,想象着月殿中的桂子飘香。
这一句同样也是用典,即是用了“蟾中折桂”的典故,所以这里的“月殿收桂”其实是比喻弟子能够蟾中折桂,金榜题名。
上阕最后的这三句,是词人想象着范廓之在考场中奋笔疾书,最终蟾宫折桂,一举夺魁,参加下一年参加春闱考试的情景。
这种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既体现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又使词作更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到了词的下阕,词人继续发挥超常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寄托了词人对弟子范廓之未来无限的期盼与憧憬。气势极为豪迈,极为雄壮。
其中的“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三句以磅礴的比喻,想象明年范廓之能够背着沉甸甸的书籍,手握锋利长剑,毅然踏上春闱科考之路的雄姿。
并希望他能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丹凤朝阳,一路高歌猛进,一举夺魁,成为众人瞩目的状元郎。
这三句词虚实结合,既是对廓之实际情况的描绘,又寄托了对他未来辉煌的期许。充满了一种师长的深深祝福与殷切的期望,更展现了一位师长对后辈的关爱与厚望。
而最后的两句“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继续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廓之在连中乡试与会试后,登上仕途的辉煌场景。
那时的他将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以一种置身事外的眼光,轻松自在地笑看世间举子为功名忙碌。
展现了辛弃疾对学生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里的“青云”二字,象征着弟子即将取得的高位和荣耀,形容弟子范廓之将来能够金榜题名,实现凌云之志,登上人生巅峰的情景。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其独特的风格,巧妙运用“大鹏”、“丹凤”等意象,彰显出他大气豪迈的词作风采。
词中的“北海”、“朝阳”、“路茫茫”等词汇,更是将读者的视野引向远方,让人感受到那无尽的辽阔与深邃。
而“又携书剑路茫茫”一句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词人教导下的学生范廓之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英勇无畏,智勇双全,更是怀有一颗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此外,这首词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频频用典,而且用得天衣无缝,毫无雕琢之感。比如其中的“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和“蟾中折桂”等,都是用典。
这样的用典不但准确的地描绘辛弃疾弟子范廓之参加科考的情景,更是寄托了他对范廓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科举考试中连连高中,实现鱼跃龙门的飞跃。
从整首词来看,辛弃疾这首词既展现了辛弃疾的豪迈风格,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特别是其中的“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两句,历来更是天下人对所有考生最美好的祝福。
因此,辛弃疾这首词过去是他对弟子范廓之科考最好的祝福。而今天,它则是所有老师与家长对天下高考考生的一种鼓励和期许。
所以,当我们站在高考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不妨读一读辛弃疾的这首词,让它的智慧与力量激励着我们,使我们能够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和机遇。
而如果我们是天下高考考生的师长与亲戚,也让我们将这份最美的祝福传递给天下所有的高考考生。
祝愿他们能够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精彩。
对此,你又有什么样的观点与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精彩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