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已经出炉,现任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候选人勒庞晋级第二轮,两人将在4月24日进行最后角逐。在一个月前,马克龙还保持着巨大的领先优势,一度超过第二名10个百分点以上,但是在第一轮投票中,马克龙和勒庞的支持率差距,缩小到相差约4个百分点,马克龙连任之路遭到挑战。

马克龙支持率大幅下跌,源自法国民众不满马克龙过多关注国际外交,而不是重点关注国内民生,法国民众认为马克龙不应该过多参与到俄乌局势当中,而首先应该解决国内天然气价格过高和工作机会之类的问题。马克龙在4月8日也承认,自己对各方进行斡旋,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准备竞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相比于马克龙,法国民众更不愿意让一个极右翼政客成为总统。自从4月10日第一轮投票结果公布之后,就有许多人通过示威活动表达对结果的不满,如今示威活动已经愈演愈烈。据观察者网报道,自4月13日开始,对投票不满的大学生就已经占领了巴黎索邦大学,此外,巴黎还有多个高等学府爆发了抗议活动,抗议者堵住校园大门,并与执法部队对峙,最终警察冲进大楼,强行结束了占领行动。

4月16日,法国巴黎爆发了数万人示威游行,大学生们挥舞旗帜、举着牌子,并高呼“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示威者还在共和国广场与警方发生了冲突,法国警方也使用了催泪瓦斯进行驱散。法国警方警告称,4月24日第二轮大选投票时,预计法国将会有30个城市爆发反勒庞示威行动,有一部分示威者,已经逐渐在往首都巴黎聚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威者反对勒庞,主要是由于她的激进主张。勒庞曾宣称一旦当选总统,将推进法国退出北约,并会组织一次公投修改宪法,使法国宪法的权力高于欧盟法律。法国媒体评述称,如果让勒庞当选,她将会逐渐让法国脱离欧盟,并放弃法国在二战后构建的所有原则,这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政治断裂后果。法媒明显是在暗示,不能选其当总统

勒庞吸取了之前败选的教训,如今用更亲民的方式宣传其政治理念,比如在民众关心的天然气价格上,勒庞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还主张“优待本国人”,优先让法国人享受福利政策,此外,勒庞还呼吁减少外来移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极右翼政党领袖,勒庞对北约和美国态度非常不好。4月16日,勒庞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欧盟国家都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美国要求欧盟制裁俄罗斯廉价能源,自己却向法国出售高价天然气,并获得巨额利润。勒庞表示,美国根本不关心法国民众的困境,只关心如何赚更多的钱,如果美国成功阻止俄罗斯向欧洲输气,美国应该补偿法国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勒庞在4月13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她不会让法国军队接受北约的领导,并希望北约能够与俄罗斯达成“和解”,她认为这对各方都有好处,也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美国将不会面对一个“中俄联盟”。虽然勒庞反对俄罗斯与中国“结盟”,但并非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勒庞批评拜登政府对中国“咄咄逼人”,暗示美国在引导欧洲与中国为敌。美国媒体称,勒庞对北约和美国怀有质疑和敌意,但对俄罗斯和中国,却怀有更加温和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距离法国大选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法国作为五常之一,也作为欧洲大国,未来谁会执掌法国政权,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而排名第三的梅朗雄的选票,将是马克龙与勒庞争抢的对象,虽然身为左翼的梅朗雄,不太可能建议支持者投票给勒庞,但政局瞬息万变,结果只有到当天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