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陶宛打算设立“驻立台湾代表处”开始,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就在不断恶化,中国针对立陶宛的反制也是一波接着一波。而在立陶宛媒体炒作“中国海关系统将立陶宛移除”近一周后,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证实,立陶宛企业已经重新回归中国海关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8日报道,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负责人里查尔达斯o萨塔塔维修斯称,立陶宛企业已经能够把货物运往中国,中国的海关系统中可以选择将原产国选为“立陶宛”,但是目前这种状况会维持多久还不清楚。萨塔塔维修斯认为,立陶宛重新出现在中国的海关系统中,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欧盟的影响。

不过,仍有立陶宛企业抱怨无法发货,甚至与立陶宛合作的海外企业也受到了影响。一家专为法国人缝制衣服的制衣公司称,中国人已经不再购买这家公司生产的商品,因为这些商品都是立陶宛制造。萨塔塔维修斯透露,中国人正对立陶宛的海外合作伙伴施压,还冻结了他们对立陶宛企业下的进口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立陶宛企业在发货方面依旧存在问题,一家物流运营商表示,受“政治局势”影响,一批准备发往中国的高科技货物被搁置,立陶宛的商品还是不能完全进入到中国市场。事情发展到如今这种局面,一切都要从立陶宛媒体12月2日发布的一篇报道说起。

据立陶宛门户网站“15分钟”报道,从12月1日开始,中国海关的计算机报关系统里,“立陶宛”这个国家已经被删除,多家从立陶宛对华出口的木材企业表示,在航行了2个月后,装有立陶宛木材的集装箱货柜,在到达上海港口清关时,受到了重重阻碍,并且在中国其它港口,也存在货物无法清关的问题。这些企业一致认为,只要是与立陶宛扯上关系的货物,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港口清关都会被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陶宛工业家联盟主席表示,已经有三家企业报告了类似情况,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还不清楚,他认为,电子系统填报不通过,可以尝试使用手动填写申报单。立陶宛-中国贸易协会会长则表示,虽然中方没有公开表明禁止立陶宛货物入关,但是有可能是中方的“内部指示”。

直到此刻,立陶宛才真正慌了手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12月3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再度发声,称立陶宛没有能力单独对中国实施制裁,无法将与中国有关的企业从海关系统中删除,无法实施报复性“制裁”,希望欧盟能够为其出头。12月6日,兰茨贝尔吉斯6日向欧盟致信宣称,中国出于“政治动机”对立陶宛施加的经济压力前所未见,要求欧委会做出“强烈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欧盟很快也做出了为其出头的举动,据《南华早报》12月7日报道,欧盟方面近期已就立陶宛一事与中国进行磋商,还会在12月8日发布一项“反胁迫”草案,在中立两国纠纷不断的背景下,中国显然成了草案的“核心”。并且欧盟还将这份“反胁迫”草案视为一种威慑,是其关键时刻的“最后手段”。

如今,立陶宛方面又跳出来证实,立陶宛回到了中国的海关系统中,甚至认为这是欧盟委员会努力的结果。不管立陶宛方面这一想法可信度有多少,中国对立陶宛的打击还是真实存在的,尽管海关系统中重新出现了立陶宛,依旧改变不了立陶宛部分货物到不了中国这个事实。立陶宛想通过欧盟“反制”中国的想法,实在荒唐,也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