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末,蒙古突然宣布,从今年2月开始煤炭龙头企业塔本陶勒盖公司将停止向中国直接出售煤炭,该公司名下的所有煤炭将会被放在蒙古证券交易所内进行拍卖。在2月初的第一次拍卖上,成交价格较现价每吨上涨15至20元。

除此之外,往年蒙古矿企对华出口都是按坑口价出售,而今后将改为边境价格,这意味着中国对俄煤炭进口将要承担额外运输、储存以及其他的相关费用。值得一提的是,采用边境价是蒙古变相提高煤价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蒙古争夺煤炭定价权的一种手段,这种举动本质上就是坐地起价。但是蒙古的目标绝不仅限于此。

蒙古国的这种单方面改变煤炭价格的行为,已经引起我们的不满,中方就回应称,理解蒙古方面的做法,但蒙古不应该随意改变煤炭价格,以一种轻率的“通知”态度来取代双方本应协商的问题,蒙古国单方面的问题,不应由中国来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煤炭

而中国指出的蒙古国单方面问题,指的就是去年蒙古640万吨煤不翼而飞导致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出现。因为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从蒙古进口煤炭的数量,要比蒙古报关单上的数据超出640万吨。

消息披露后,蒙古国内舆论哗然,在西方媒体的带节奏之下,该贪腐案迅速发酵,引起蒙古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演变成大规模游行示威,成千上万人走上首都乌兰巴托街头,聚集在蒙古国家宫的广场上,要求严惩贪腐人员。为了平息抗议者的怒火,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出面安抚,承诺将打击贪腐人员,最终抓捕30多人。随即蒙古政府还借此事,顺势将对外出口方式进行了变更。

但问题在于,中国进口企业对此也并不知情,中方购煤费用也没有因此减少,而且“破案”线索还是由中方所提供,这说明蒙古国内出现的问题与我们没有任何关联,可结果却让中企为此承受不必要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示威游行现场

再者蒙古政府应该要明白一点,其对华煤炭出口对蒙古经济至关重要。拿一组数字举例,2021年,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就占到了蒙古国GDP的36%,2022年这一数字也并未出现下滑,所以只要这个出口通道收窄或者关闭,蒙古经济将会承受不可承受之重,所以蒙古国这种针对中国煤炭进口的行为只能用自毁长城来形容。

过去,蒙古凭借对华煤炭出口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据蒙古今年2月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1月份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蒙古国对华出口增长155%,达到9.3亿美元,而煤炭对华出口更是猛增300%,占到蒙古国对华出口的61.2%。凭此,蒙古实现对华贸易顺差3.9亿美元。这些贸易数据虽然对中国而言微乎其微,但对于人口还不及我国一个地级市的蒙古国而言,却显得举足轻重。蒙古如今突然对华煤炭出口动刀,除了增加收入、提高自身在对华煤炭出口上的议价能力外,或许还有讨好美西方的意图。

因为在这之前,蒙古国副总理赛布延在伦敦参加英蒙建交60周年活动时,主动向英国提出,蒙古有意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稀土供应上取代中国,但前提是西方国家需要提前帮助蒙古建设开采和运输的基础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土

但问题在于,在西方世界看来,蒙古常年和中国保持着密切贸易关系,万一蒙古上演一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因为地理位置因素,他们就算想跑都跑不掉,而在这种背景下,蒙古首先要做的或许就是与华拉远一点距离,抬高中国进口蒙古煤炭的价格,很大原因是蒙古希望借此增加外汇收入,但也有防患中国,视中国为“威胁”的因素在里面。有媒体报道,近几年,蒙古国内出现了多个针对中国的“新纳粹”组织,而他们的幕后资金来源大多可以追溯到美西方。

我们都知道,蒙古一直对中国有着复杂的情感,在过去也有两面三刀的行为。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趁着苏联最后一块棺材板被盖死之际,一路小跑着投进资本主义的怀抱。对当时的蒙古而言,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苏联解体后,蒙古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一个新的金主,当时作为苏联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不仅孱弱,同时也是一门心思地想加入西方,出于地理位置原因,在美国伸出橄榄枝后,蒙古将目光投向了美国。

而彼时的美国认为蒙古地处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美国如果能够将蒙古控制在手中,将能够实现“中间开花”的奇效。所以在各取所需的诉求下,蒙古成功地成为了美国的“第三邻国”和北约的“伙伴国家”。但问题在于,虽然欧美家大业大,但蒙古在“中间开花”的地缘政治影响下,美西方对蒙古的援助也难以进入。此时的蒙古除了拥有2个西方世界给的“头衔”以外,在国家发展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蒙古经过多年蹉跎,并在看到南边邻居的快速崛起后,终于是看清现实,放弃了好高骛远,选择脚踏实地和中国展开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地图

时间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迎来腾飞,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对煤炭、钢铁需求的不断提高,于是乎有着地理位置便利,国内蕴藏丰富资源的蒙古就进入了中国企业的视野。

2009年之前,中方在蒙古国投资的矿产企业多达500多家。但是在蒙古谜之操作下,中国超过三成企业投资失败或被骗。比如2010年,蒙古正式宣布,所有外资矿产企业的开采许可权被收归国有,中国投资者无一幸免。

与此同时,就在蒙古宣布对华煤炭出口政策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也在逐渐得到修复,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额也在一路上涨,所以中国的选择其实有很多,但蒙古的选择则未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澳两国

自去年6月,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上台以来,就一直积极推动修复中澳关系。阿尔巴尼斯曾经多次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转变澳大利亚在莫里森执政时期充当的“反华急先锋”的角色。而在这期间,中澳之间的煤炭贸易成为了一块“敲门砖”。

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宝钢在春节前以325美元每吨的价格,向澳大利亚采购了8万吨炼焦煤,这是中澳煤炭贸易中断2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向澳大利亚采购煤炭。截至目前,已有2艘满载澳大利亚煤炭的船只抵达中国港口,等待中国海关通关,另外还有几艘运煤船正在来中国的路上。正所谓有一就有二,中国重新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说明中国市场即将对澳大利亚打开,而要知道过去澳大利亚一直都是我国第二大煤炭供应国,只是随着两国关系的紧张,以及澳大利亚坐地起价,我国才叫停了对澳洲煤炭的进口,蒙古也由此获得了来自中国更多的进口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关系

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也在快速展开。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和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快速收窄,已经趋近于零,这其中也包括煤炭。

在这个大背景下,俄罗斯急需寻找一个新的能源出口市场,而中国就是最好的选择,并且这一点在2022年中俄贸易中就已经有所体现。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炼焦煤为1074万吨,而2022年这个数字涨到了2100万吨,同比增长95%。今年随着中俄高层一系列会晤的展开,经济合作将会更加地深入,再加之澳大利亚煤炭进口的恢复,以及我国还有印度尼西亚、非洲等进口渠道,中国煤炭等资源进口早已多元化,并不是只有蒙古一家,所以蒙古方面也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看待中蒙合作以及中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