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圣诞节,戈尔巴乔夫用一场声势浩大的告别演说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以苏联解体这种几乎悲壮的形式向西方国家送去了一份超级圣诞大礼,这也宣示着“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随之瓦解。

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苏联的解体是一场灾难,因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并不意味着西方社会就此停手,没有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庇护,其他一众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沦为西方世界的战利品。

而作为苏维埃共和国长子的俄罗斯,其命运更加曲折。作为苏联的直接继承者,俄罗斯继承了苏联70%的工业体系、军事力量以及庞大的国土面积,但同时也不得不继承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视。当时不少人认为,在没有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庇护下,俄罗斯作为一个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必将独木难支,被美西方二次解体的可能性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

如今过去30年之久,在美西方联手打压和削弱下,俄罗斯非但没有走向二次解体,反而越挫越勇。尽管随着俄乌战争爆发,俄罗斯内在颓势也对外展现得一览无余,但即使如此,俄罗斯依旧撑住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了,俄罗斯身陷俄乌战争泥潭,另一边又面临着美西方的全面制裁,为什么俄罗斯仍能维持“大而不倒”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苏联留下来的老本?显然这种说法存在逻辑上的漏洞。

虽然俄罗斯被广大网友们戏称为大号沙特,指的是靠卖资源维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但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俄罗斯更像是大号的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

朝鲜半岛的四个主要角色,分别是中朝和美韩四个国家。在朝鲜战争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格局,朝鲜在先军政治指导下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力量,而韩国则依靠美国的扶持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这两个国家均面临一个问题,朝鲜军力强大但是贫穷,韩国经济强大但军力衰微。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向朝鲜提供援助;美国在韩国驻军提供军事保护。

也就是说,朝韩两国在一种极其不平衡的状态下,通过中美两国的支持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平衡,而且这种平衡少了任何一方都将不复存在。

同理,这一套理论放在俄罗斯和欧洲身上也同样成立。俄罗斯可以比作朝鲜,欧洲可以比作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欧关系

美国在欧洲方向最大地缘政治利益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欧洲死死捏在手里,确保欧洲需要美国的安全保护而不是建立一个和苏联性质一样的欧盟,这也是欧盟现在是一个经济政治联合体,而不是军事联合体的根本原因。

要实现这一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塑造一个对手。很显然,俄罗斯就是这个强大的对手。换句话说,美国需要把俄罗斯打造成“狼外婆”,所以俄罗斯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会持续削弱俄罗斯,但也不会轻易让其倒下。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多次提出加入北约,但美国的态度一直是拒绝。普京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美国需要俄罗斯这样一个独立的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俄对抗

为什么美国炸了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管道,因为美国同样害怕俄罗斯和欧洲建立起一个能源联合体,俄罗斯地大物博为欧盟提供油气资源那是手到擒来,当年欧洲梦如何成立的,不就是通过钢铁能源的整合,才有了后来的欧盟。美国同样担心欧洲和俄罗斯走得太近,因为这将形成一个巨大经济、军事联合体,威力要比朝鲜半岛的和解大不知道多少倍,从今以后美国就只能游离在世界岛之外,所以美国既不希望俄罗斯倒下,但也不希望看着俄罗斯和欧洲眉来眼去,一个虚弱的俄罗斯才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也是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终极目的。

对中国而言,我们自然也不愿看到俄罗斯倒下,原因则要直接得多,即对抗美国的战略需要,俄罗斯的存在可以帮助分摊美国带来的压力,避免美国将全部力量投放到亚太地区。

当然上述说得都是国际视角,也就是外因。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可能是外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从内因角度来看。俄罗斯虽然衰弱,但一直维持“大而不倒”的原因,从俄罗斯教育可管中窥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

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11月13日报道,2022年俄罗斯科研人员数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增长,达到66.99万人(同比增加7200人,即增长1.1%)。在全球排名上,中国以571.6万人年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国241.5万人年、日本94.2万人年和德国75.4万人。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科研人员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位,尽管俄罗斯经济2022年排名世界第八位,人口1.44亿排名世界第九位。

俄罗斯教育和科研力量的强大,才是俄罗斯能稳固保持大国地位,不彻底走向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如日前,拜登称俄罗斯是一个伪装称核大国的“加油站”,意在贬低俄罗斯已成为资源出口型国家。而普京的回复是俄罗斯不是“加油站”国家,还称当我们变成一个加工业在经济增长结构中已占43%的国家时,对我们的指指点点都将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