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日常盐摄入量的变化可能解释了湿疹的发作。

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在美国,超过3100万人受到湿疹的影响,每10人中就有1人会在某个时候发展出这种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这表明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可能是潜在的诱因。

大多数人以盐的形式摄入的钠,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科学家最近发现,钠储存在皮肤中,可能在湿疹的炎症中起作用。

UCSF的研究表明,增加日常钠摄入量显著增加了患湿疹的风险。研究发现,每天多吃一克钠——相当于一个巨无霸汉堡中的量——会使湿疹发作的可能性增加22%。

在他们的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超过21.5万人的数据,这些人的年龄在30至70岁之间,包括尿样和电子医疗记录。

他们可以通过尿样判断每个人摄入了多少钠;他们还可以从处方代码中看出人们是否被诊断出患有特应性皮炎,以及其严重程度。

他们发现,24小时内尿液中每多排出一克钠,与湿疹诊断的几率高出11%有关;活跃病例的几率高出16%;严重程度的几率高出11%。

然后,他们查看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中的13000名成年人,发现每天多吃一克钠——大约是半茶匙的食盐——与某人患有活跃湿疹病例的几率高出22%有关。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饮食管理湿疹的宝贵见解,表明即使在钠摄入量上做出小的改变,也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我们邀请您加入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来:您如何看待钠摄入量对湿疹影响的研究结果?您认为在日常饮食中应如何控制盐分摄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

参考资料:DOI: 10.1001/jamadermatol.202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