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口都不在自己户籍所在地居住,开始向着发展机遇更多的大城市流动,中国县城作为辖区的一个类别,在大城市和乡镇中间,如今现状有些尴尬,令人感慨,更让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大潮中人们都追寻实现自身价值,对于故乡和小县城,似乎越发陌生和遥远,很多来自县城的网友,一定有着这样的感受,在很多大城市,几乎很少有人会在意人们是否是坐地户,除非极其特殊的原因会谈及这个话题。

我国的几座超级大城市,也因为人流汇聚,形成了二千万人口以上的规模,这让城市越发向外部扩张,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代表我国经济发展最光鲜和最成绩显著的一面,城市的配套建设齐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焕发生机人才济济,似乎这样的城市和国际上最发达的国家也相差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国还有很多中小县城,从这样的地方,才能看出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而中国县城的现状,也值得人们去思考和探讨。

我国有293个城市,有1300多个县城,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从这一千多个县城中,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留存,看不到大城市那些光鲜亮丽的商业楼宇,也而有着不需要遮挡的朴素的一面。

城市的发展是中国最快速发展的象征和体现,而县城的经济情况,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镇化的加快建设,让一些县城也开始接纳很多周边的农民,很多原本耕种的农民放弃了土地,选择进城务工,这也是县城人口增加的一个原因。和城市扩张同样的道理,县城容纳不了新增人口,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

一些地方的县城因为招商引资,建造工业园区,也做出更好的扩建规划,扩建新城区,规划出更多的绿化和住宅,升级一些配套,也让一些县城有了更好的发展,甚至一些县城的繁华商业街区也颇有城市的微缩气质,这样的县级市,我国还有300来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一些经常出门的网友,自然会对很多不同的地方有着印象和比较,在县城的建筑物能看出一个县城和大城市的区别,一般高楼和商业区的数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人口的流动性,街区的繁华程度,商业的经营状态,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但是作为中国的县城,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都会打造一条主要的干道,作为一个县城的繁华的集中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条街上,按照最好的地理位置,最好的商业铺面,最好的门面等,会形成一股任其相对旺盛的景象,因此这也是中国县城特有的一种情况,如果是大城市,因为能够代表繁华程度的商业区太多了,反而不太容易突出这种特点。

也有一些网友吐槽说,一些小县城,恐怕只有一条大街能看,其余的地方可能灯光绿化等不尽如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有一个让人遗憾和反思的特点,很多拥有古老建筑的县城,也是在拆迁时,没能更好地保护有特色的建筑,让很多原本形成地标风格的老式建筑,遗憾地退场,最终形成了一大片现代化的缺少特色的建筑物,导致很多人走遍全国很多地方后,会有一个恍惚的感受,怎么很多地方都那么相像,哪里都差不多一样,没有特点和特色。

这也是县城存在的一种城市改造方面令人感慨和深思的地方,如何保护古文化建筑,以及传承当地的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项目,使其能够发扬下去,这也是一些县城面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城另一个明显的特征,因为人口相对较少,更趋于居住稳定的人群,而且很多人在县城生活,就为了那种熟悉的生活圈子,看到熟悉的人,逛熟悉的市场,购买熟悉的口味的美食,县城给了人们类似乡村怀旧的稳定居所,又能比乡村更好地提供医疗教育工作和购物的舒适环境。

因此选择在县城生活的人,相比之下更愿意选择安稳,于是固定工资固定收入更多是县城人群重视的选择,也是人们能够在县城还过着一份惬意生活的保证,和大城市相比,人口相对较少,资源争夺没有过度激烈,生活节奏相对更和缓,让人们有一种舒适度更高的体会,因此县城的发展机会也相对少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县城要想加快发展步伐,有很多的限制和现实的局限,那些想要寻求更好发展机遇和挑战的人,都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而县城的速度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机会,更多是留给了那些求稳和安于现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