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神农氏”。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深受大众喜爱。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饮茶习惯,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其中不仅包含了最基础的饮茶活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其人文精神。中医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中医养生文化对茶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在饮茶活动中不断探索其健康属性,从根本上认识和体会到饮茶的价值及意义。正因如此,中医养生与饮茶相结合的休闲茶馆、养生馆等如今盛行,使得饮茶在大众生活中越来越常态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代方书及本草书籍中记载的茶叶名称多达14种,而目前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的分类标准是按照茶叶的制法与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不同类别的茶叶,其品质特点具有很大差异,深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明确其分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茶叶的功用,科学合理饮茶。
一、绿茶的功效
广大群众熟知的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常见的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基本工艺流程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其中杀青最为关键,其保证茶叶鲜绿的颜色。
绿茶冲泡后色彩艳丽、味道醇厚,更是经过揉捻步骤,使得茶香更易释放,所泡茶水清澈透亮。研究发现,众多茶类中绿茶最为保健,适宜“三高”等人群饮用。

二、黄茶的功效
黄茶的主要代表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山黄芽等,其工艺特点是在绿茶的制法基础之上多了道闷黄的工序,所谓闷黄即指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鲜叶趁热堆积,使得在湿热作用下逐渐变黄。黄茶冲泡后,茶叶展开呈现金黄色,香气扑鼻,而泡出的茶水则呈现杏黄色,味道甘甜清爽。由于闷黄工艺产生大量的消化酶,故黄茶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

三、黑茶的功效
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等,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经过杀青和揉捻后放置较长时间,使其充分发酵,茶叶呈现油黑色,这个过程称为渥堆。渥堆至关重要,也是决定黑茶品质最为关键的一步。冲泡后的黑茶叶片舒展挺直,呈深褐色,茶水清香浓郁。黑茶为紧压茶的原料,能够消食去腻、安神、解酒,同时适合“三高”人群日常饮用。

四、白茶的功效
白茶的主要代表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经常选用芽叶上白茸毛多的茶树品种,其制法不炒不揉,一般经萎凋、干燥两道工序,前者即发酵形成的过程。经过萎凋的茶叶直接对其干燥成型,故白茶色泽白嫩,基本保持原有叶片形状,经冲泡后,茶水微微上色,味道较轻,饮后带有一丝清甜滋味。根据白茶性质,具有清热降火、祛暑等功效。

五、红茶的功效
红茶的主要代表有祁红、滇红、川红等品种,其制作工艺最为复杂,主要有萎凋、揉捻、渥红、干燥四步骤。所谓渥红,即经过转变,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及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茶叶冲泡后,色泽乌润,香气四溢,味道甜润鲜醇,叶底呈古铜色。红茶性味温,适宜肠胃虚寒或冬季饮用。

六、青茶的功效
青茶也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等4种。其制作工序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及干燥,其中做青是青茶特有工艺,即处于机械力作用下,破坏部分鲜叶边缘,促使其内含物质氧化聚合,产生绿叶红边的过程。青茶经冲泡后茶水呈清澈的橙黄色,味道醇香而清新,兼有绿茶和红茶的优点,乃两者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