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的得道高僧应是什么样子?不当有仙风道骨,也该是超尘拔俗,一生出入清静无为,甚至于不食人间烟火,双手一合便遁入心境,红尘中人见了都要被其清白的气场震慑。

然而《聊斋志异》却记载了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异类”高僧:“牛首山一僧,自名铁汉,又名铁屎。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自镂印章二,一曰‘混帐行子’,一曰‘老实泼皮’。秀水王司直梓其诗,名曰《牛山四十屁》。”

牛首山有位志明和尚,他不去敲钟拜佛,反而尽给自己起一些不伦不类的外号,什么“铁屎”啦“混账”啦“泼皮”啦,还写了40首让人一读就倒的《牛山四十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是凡尘俗子的行为,完全不符合得道高僧的做法,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志明和尚不被世人认可,屡屡被唾弃。究其原因就是《牛山四十屁》,因为这40首打油趣诗,或者可称之为风俗诗,极其大胆且奔放,甚至有些话连青楼歌女都羞于出口,但志明和尚却能写进字里行间,满不在乎。

当然,志明和尚的诗歌“行为艺术”也有识货者,有不少人曾将40首汇编成集,但也有些人实在是受不了“四十屁”的威力,觉得某些诗句太过露骨,因此便删减了其中的十首,变成了“牛山三十屁”。今天小解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被删减的十首中情感最为热烈的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山四十屁(某一)》

春叫猫儿猫叫春,听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

这是一首打油诗,而且是油非常多的打油诗,很直白很露骨,乍看起来似乎是志明和尚凡心春动,要还俗了。可《履园丛话》却评价道:“莫谓是打油诗,其笔甚峭,不可及也。”咦,一首打油诗也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首先,我们要了解志明和尚是何方神圣。他生于明末清初王朝交替之际,莫说和尚只管念经不管世事,志明和尚的亡国情结可是分外浓郁。所以他只好以这种方式去反击,这40首放屁诗实为讽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猫儿的行为是大自然规律,人人皆熟知但人人皆不敢效仿之,纵然是青楼女子亦不能轻易言及,更别是普通人,更别说是已经断绝七情六欲的和尚了!最不能产生猫儿意愿的就是僧徒,而志明和尚偏偏就这么干,和潮流抗衡,与世界为敌,其目的就是为了讽世。

其实,明末清初有一位画家与志明和尚极为相似,名为朱耷,号“八大山人”,他本是明皇室成员,因无力挽回亡国大势,亦无法从中解脱出来,便投心于画画。朱耷所画的鸟的眼睛都是向上翻的,看起来别扭又诡异,其目的与志明和尚一样,讽世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难怪曾有人写过这样的对联:且读牛山四十屁,不论唐宋八大家。志明和尚的字虽然大俗却也是大雅,懂的人看来不仅不低,境界还很高呢,恰若汉书下酒,江湖英雄气。

况且,谁说高雅的诗词之中就不能“放屁”了?屁字雅用的案例也不是没有。钱钟书的岳父杨荫杭先生每每写作完成,就对其夫人说“我今天又放了一个恶毒毒的大臭屁”。他喜欢写杂文,而其称屁为“恶毒”,恐怕也是说自己的文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明和尚其余的“屁”也蛮有味道,其中有一首曰:“海角天涯走一遭,算来只有住山高。昔年羊肉街头过,也曾惹得一身臊。”天涯海角皆有羊肉,皆会“惹得一身臊”,所以他宁愿削发去俗,居住在高山之上,这既是表明其清白,又是讽刺世间浊污。

又有一首道:“鲜果千盘不要钱,枝头颗颗血红圆。城中美味开行日,我与山童吃在先。”这是赤裸裸地偷吃啊!如此不讲规矩、不遵戒律的和尚,恐怕就只有志明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