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内地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城市已经达到26个。在这其中,安徽省合肥市于2020年首破万亿元大关,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之列,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十年增长3倍,连跨八个千亿元台阶,增速高居全国榜首。合肥这个既不沿边又不靠海的城市,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向上实力?

从产投到创投、给新技术找场景

合肥提前布局未来产业

合肥“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不仅是政府搭台引资,还给企业创造销售场景。当地一家科技企业生产的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可以为通信双方提供不可窃听的安全量子密钥,而这套设备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合肥政府;并且支持启动了全球第一个大规模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合肥市相关政府部门则成为国内第一批量子保密通信用户。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推动了2013年启动的京沪干线,是更广域的2000公里的一个示范网络。前提是先有城域网络试验的基础,才能够推动后续一系列的工程化的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以身试钥”的城域网到京沪干线,从“墨子号”量子卫星到“祖冲之号”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合肥的量子产业无疑走在了前列,一个“世界量子中心”已然可见。

安徽省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 李浩淼:新业态、新技术、新的人才,需要一个一展身手的机会;城市、政府的作用,其实就是给新技术找场景,给新的场景找技术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有一片占地12.7平方公里的骆岗公园,这是世界最大城市公园。游客扫描草地上的二维码,点外卖,下单后就可以静待无人机“空投”,从下单到收到外卖,全程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累了可以乘坐无人巴士,渴了可以在无人售卖车里买水,脏了还有无人清洁车打扫卫生。天上无人机、地面无人车,这里既是游乐场,也是各家机构数字化新技术的试验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已经拥有6个上千亿规模的产业链,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创新指数报告中,合肥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40位;而创新指数上升的背后是从产投向创投的转变。

安徽省合肥市委副书记 市长 罗云峰:我们跟企业是合伙人的心态,共同谋划发展,共同承担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场景、精准服务。无事不扰,有事时必解决。不折腾、不变化、不走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通过母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联动各级政府引导基金,打造符合合肥产业发展需要的“基金丛林”。一家生产外墙清洗机器人的科技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初,得到了合肥母基金下属的子基金公司给他们投资3000万元,并由此撬动了社会7000万元的资本,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研发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资金的支持,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合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4年5月18日,合肥白龙机场,一场新能源飞机交付仪式正在这里进行。合肥的天使基金对这家飞机制造企业股权投资一千万元,同时,当地完善的试飞场地也给飞机的研制节省了更多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势而为,合肥一直都眼光向前,提前布局新兴产业,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合肥工业中的占比已经超过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徽省合肥市委副书记 市长 罗云峰:确实是“科里科气”城市的气质。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现在13个大科学装置有些已经建成,有些在加快建设,有些目前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谋划阶段。我们会继续加力,把建成的用好、把正在建的加快建设、把谋划建设的以更大的力度变成现实。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盛声|审核:郑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