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沙漠,大家的第一印象应当就是荒芜。但是你能想象到吗,我国就有这样的一个地方,隐藏在一片茫茫黄沙中,如若不是修建塔里木沙漠,那么这个美丽的沙漠王国,可能还不会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它就是中国沙漠第一村——牙通古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发现,也让众多人对它感到好奇,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可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这里,昼夜温差能够达到40摄氏度以上。除此之外,塔克拉玛干的气候也是十分恶劣,属于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牙通古孜常年不和外界相通,一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又是如何获得物资的呢?他们的文化,又是否和我们存在较大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牙通古孜是怎样一个村庄?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隐藏着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它就是牙通古孜。

牙通古孜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说到沙漠,大家就能够知道那里的地理环境有多么的恶劣了。终年的干旱像是鬼魅般如影随形,因此,水资源就成了这个村庄里最为珍惜的资源。

不过好在有一条由昆仑山冰川雪水形成的牙通古孜河,为当地的村民提供了宝贵的生活和灌溉用水。若没有这条河流,恐怕这个村庄的人也早就跑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牙通古孜的人口规模,牙通古孜是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一个乡级单位,人口规模相对较少,只有56户居民,共计346口人

不过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中,也体现出了民族的融合。谁能想到,除了新疆本地的维吾尔族之外,还存在着10户汉族居民

不得不说,还得是咱们汉族老乡,就爱走南闯北的凑个热闹,走哪儿就在哪里安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村庄在没通路之前,究竟是如何生活的?是否真的像书中的那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呢?

是的,你没猜错。在沙漠公路通路之前,牙通古孜的村民们一直都过着原始而宁静的生活,由于当地的各种资源有限,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地资源,对于他们来说都少的可怜。

因此,他们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来维持生计,比如说种植耐旱的作物,再比如说,在沙漠深处饲养家禽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环境艰苦,但是村民们仍旧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或许在某一时刻,牙通古孜的村民们真的变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里面的村民们只是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不论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牙通古孜仍旧保持着自己的与世无争。

牙通古孜是如何形成的?

在提到牙通古孜的地理环境之后,相信很多人会纳闷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沙漠的深处会孕育出一个小小的村庄呢?那里的人们又是如何到达的那里,如何开启新生活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牙通古孜的历史渊源能够向前能够追溯的一段有趣的宗教故事,相传,在当时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半岛向东方传教时,遇到了佛教的抵抗

部分伊斯兰教的信徒失败后,便逃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他们走啊走啊,最终发现了一个水草茂盛、野猪出没的地方,于是他们就在这定居了。这就是牙通古孜的历史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牙通古孜”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就是“野猪出没的地方”,正好和这个小故事相呼应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现代人对外界探索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直到有一天,在修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时候,施工人员意外的发现了这个隐藏在沙漠深处的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牙通古孜的村民们与外界的交流极为有限,所以在最初两拨人交流的时候,他们对彼此的存在都感到很惊讶。

村民们不知道外界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外面的人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沙漠中出现一个村庄。随着沙漠公路的修建完成后,牙通古孜和外界的联系才逐渐变多,因此也得以解开了牙通古孜的神秘面纱。

在发现牙通古孜的存在之后,国家也是对其进行了大力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就是搞好牙通古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修建了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而改善了村民的出行和通讯条件。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牙通古孜的水利设施建设,确保村民能够用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这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国家鼓励并支持村民们发展特色产业,并提供技术指导。

除此之外,国家还在教育、医疗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派遣教师、医生,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牙通古孜怎么样了?

随着牙通古孜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后,大家也是对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产生了好奇,纷纷前往此对来旅游参观。

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为牙通古孜带去了经济收入与文化交流,但是另一方面,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带去了一定的压力。

比如说,游客们随手乱扔的垃圾随处可见,过度开发后导致周遭的生态环境越发脆弱。

因此,为了保护牙通古孜这一珍贵的世外桃源,当地政府也随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环保理念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让牙通古孜的环境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为游客带去了一个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除此之外,还应当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当地文化研究和传承。不能为了一时的旅游热潮,就对牙通古孜进行过度的开发,应当避免商业活动对文物造成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公路既然将牙通古孜带出了沙漠,那么我们也有责任对这片土地负有保护的义务,只有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传承和弘扬文化,才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让这片美丽的沙漠绿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