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是新四军老战士,他出生于1919年,安徽省霍邱县临水镇人。1938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王光宇参加了革命工作,担任了霍邱县动委会干事、县委宣传部长等职务。也是这一年,王光宇加入了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革命工作后,王光宇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动员爱国青年参军参战,同时,他也积极做好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多次参与根据地的反“扫荡”,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王光宇主要活跃在豫皖苏一带,他广泛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组织建立与恢复、基层干部培养以及支援前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王光宇担任了阜阳地委书记、安徽省委秘书长、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等职务,参与领导了当地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巩固了新生的政权。王光宇长期扎根农村,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省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浮夸风”的影响,王光宇力所能及地献言献策,积极恢复安徽省的国民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王光宇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很快就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复出,尤其是王光宇长期主抓农业,农业与农村工作离不开他。复出之后,王光宇担任了安徽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1971年,安徽省委恢复之后,他又担任了安徽省委常委。

1973年,54岁的王光宇担任了安徽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力所能及地抓生产,努力减小十年浩劫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粉碎“四人帮”之后,王光宇迅速受到重用,尤其是1977年,万里被派到安徽,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王光宇被指定陪同万里深入安徽的农村实地调研。

王光宇与万里的出行非常简单,两人各带着一辆小车,只有司机、警卫员以及秘书,为了工作方便,万里还让自己的秘书坐到王光宇的车上,万里与王光宇两人坐一辆车。在这之后,王光宇与万里一共调研了二十多个县市,他们一不开会,二不作任何指示,只是看,只是听,只是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番调研之后,王光宇与万里也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工作急需改革,不久后,安徽省委下达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

“省委六条”下达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安徽农村生产的发展,但当时“包产到户”并不是合法的,此后安徽省委也多次召开会议,探讨“包产到户”的相关事宜。比如1980年年初,安徽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王光宇在会议上发言,指出:“全省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形式的生产队已占到总数的83%,其中实行联产责任制的占45%,不联产的占38%。”

王光宇的发言也说明了安徽省的农村改革在迅速推进当中,并且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同时,王光宇也坚决支持万里,呼吁大家排除阻力和干扰,大胆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也就是包产到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年初,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正式确定了包产到户的合法性,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也开始持续推进,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提高。1994年,王光宇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合肥,于2017年因病去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