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语:

“缺乏专业技能、惨遭边缘化”几乎构成了外界对“大神”这一群体的印象。但在广州康鹭片区,一群日结工,凭借技术和灵活的工作模式在快时尚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技术大神”。

IPP研究员李婷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作为全国有名的纺织产业中心,广州康鹭片区独特的产业环境和纺织业“小单快反”的生产模式,不仅为“技术大神”在与老板们的博弈中带来了议价空间,也锻炼了其市场把握力感和专业技能。但同时,于这一群体而言,职业不稳定性以及经济安全感的缺失,仍旧是无法逃避的长期困境。

七哥(化名),是一位在抖音上拥有13万粉丝的制衣工人,抖音账号叫“制衣小能手”,因为一天赚了2033元,在抖音上小火了一把。1993年出生于江西赣州会昌的他,已经在制衣行业做了16年。2007年,小学毕业后不久,他就跟着亲戚去温州做了一年学徒。

2008年在汕头做了3年,在老乡开的制衣厂里做了几年。2011年-2021年,在东莞又做了十年制衣工人,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工厂和家庭作坊。2022年才来到海珠区康鹭片区。在这里,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做日结工的“技术大神”。

一天最多赚2033元

2024年4月7日,打破自己一天最多赚1575元的记录,这一天七哥从早上6点工作到凌晨12点,历时18个小时,赚了2033元。前一天,也就是4月6号,他从下午7点做到晚上12点,五个小时赚了453元。4月8号上午,又做了五个小时,赚了540元。

也就是说,在短短三天的时间,七哥就挣了3000多元。因为过度劳累,之后他休息了近一个星期。那个月因为是旺季,格外忙碌,挣得也很多,一整个月挣了2.8万元。

在康鹭片区,像他这样的一天一结,收入不低的“日结大神”并不在少数。不同于深圳的三和大神,他们是有一技傍身的,所以称自己为日结的“技术大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和大神”是指中国深圳三和地区的一群流动工人,他们大多曾在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工作,后因种种原因失业。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他们做的衣服大多是毛货。这类订单大多来自广州的沙河市场和十三行,采用一种极致的小单快反模式,经常要做到24小时要出货,款式和做工都比较简单,大部分订单只有几十上百件,做到爆款才会有成千上万件,主要服务于大众低端女装市场。

做毛货,对质量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基本不返工,但是对速度要求极高。和在这里打拼的大多数日结大神一样,七哥特别擅长做毛货,速度也特别快。这种能力从2007年跟着师傅在温州学手艺的第一年就开始得到训练。

那年他才14岁,手脚灵活,师傅为了锻炼他的速度,只让他做毛货,还帮助他返工。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工资,生活也非常艰苦,还经常被师傅骂,但他依然非常感谢师傅在他初入行的时候,让他一开始就掌握了做毛货的能力。此后,不论是在汕头还是在东莞,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进到小厂里面做毛货。

长时间做毛货,也使得他成为了做毛货的技术大神。毛货虽然简单,但以高速度完成不同类型的衣服,是需要长时间、反复训练的。在他们这一行,3年入行,5年懂行,10年才能称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货制作通常指快速生产的低成本服装,主要服务于快时尚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能够迅速完成订单是竞争力的关键。图源:新华社

因此趁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做毛货的速度,也变得十分关键。他的同行,尤其是和他能力相当的同行,大部分和他的经历类似,都是十二三岁就进入到服装行业,一直也是以做毛货为主。

做毛货的工作机会很多,是他们能够一直做毛货,并且能够赚到钱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毛货所代表的中低端市场长期存在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来看,过去几十年中低端市场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盘。

即使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还是会周期性的遭遇经济下行,中低端市场会因此获得阶段性的增长和发展。

在特定的领域,比如快时尚领域,长期依靠爆款——大多是简单廉价的毛货来盈利,而广东服装产业,在快时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使得身处广东的七哥和他的同行能够获得大量的机会,并且得到充分的训练,而且收入一直都不错。

在康鹭片区,做毛货机会最多。因为毛货要赚钱,需要极致的快,因为只有快,才能够在快时尚领域喝到第一口汤。24小时出货成为常态,而康鹭片区,拥有极致快反的能力。

作为最靠近中大面辅料市场的区域,同时被沙河和十三行等服装批发市场包围,配套的极致齐全且订单极致密集,使得大量有毛货订单的客户、接毛货订单的工厂和做毛货的产业工人在这里聚集,形成了一条最高效的毛货快反供应链。

除此之外,大量相关服务业发展起来,为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提供配套服务,包括住宿、餐饮娱乐、物流等等。因为人口聚集,这里也形成了选择多,性价比高的消费体系,比如一顿饭可以选择6元一份的路边摊炒粉,12元两荤一素的盒饭,人均30元的大排档烧烤,也可以选择人均50以上的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作者供图‍‍

因此这里的产业工人想省钱的时候可以很省钱,想娱乐的时候也可以尽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服务。

因此七哥说,康鹭片区,是打工人的天堂。毕竟对于一个初中都没有上的产业工人而言,仅凭着自己的踏实付出和劳动能力,找一个一天最多能够赚到2033元,一个月最多能够赚到2.8万元,还能够生活得便利舒适的地方少之又少。

最宝贵的自由

做毛货,大多都是以灵活用工为主。完成一批订单老板就给结一次工资,然后可以再找新的工厂做新的订单。在汕头和东莞,因为订单对快反的要求相对较低,快反能力也有限,做完一批订单的时间相对较长,从一个月到一周不等。

而在康鹭片区,完成一个订单往往不超过24小时,短的只有三四个小时,因此康鹭大多都是日结。而七哥喜欢做毛货,做完订单就结工资,尤其是日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他吃过做白工的亏。

所谓做白工,就是白干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板跑路了,在结工资的时候老板耍赖不给或者少给工资的情况在服装产业非常普遍,跟着干的工人做白工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很大原因是,服装市场进入门槛很低,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因此竞争高度白热化,从业者很容易因为缺少竞争力而退出,何况退出成本并不高。

即使不退出,因为从业者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人进入的时候不够谨慎没有预料到各种意外情况,因此采取各种博弈策略,甚至有些拿不上台面的手段来弥补损失,获得更多利润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工厂老板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经常会遭遇如下情况:有时候客户不及时给钱,甚至跑路,工人们不能及时到岗,及时完成订单甚至随时跑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乐村的一个墙面被贴满了制衣厂的转让告示 图源:作者供图

因此对于七哥而言,做毛货,尤其是做日结的毛货,使得他可以自主的选择到哪个工厂去做,并且能够做完订单就离开,决定了他不需要依附某个具体的老板来获得市场机会,不用总是和一个老板进行多次博弈,做白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前提是这里的临时订单足够多。

实际上,做毛货的老板也喜欢日结工,喜欢灵活用工,因为竞争白热化,订单高度波动,在加上服装产业具有季节性,用长期工,就很不划算,选择在给长期工结工资的时候打折扣,有时也是无奈的选择。 前提是随时可以找到临时工和日结工。在产业集聚区,尤其是在康鹭这类产业集聚区,为老板们和产业工人们都提供了这一可能。

七哥喜欢做毛货,还因为他觉得自己适合。他认为自己是比较浮躁的人,没有办法慢下来花很长时间都做一件衣服,尤其是遇到反复返工的情况,就更加难受。快速完成一件衣服,让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饱和的成就感,也让浮躁年轻的他能够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

偶然一次进入大厂做“质量货”,因为返工的问题,只做了一天他就跑出来了。几次进入到稍微正规一点的做质量货的大厂都有类似不好的体验,也就越来越少进厂做质量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质量货”对工人的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管理更加规范,对工人的规训程度也更高,工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不自由。

他很享受做临时工尤其是日结工这种自由的感觉。在他看来,老板们花200-300元一天就买下了他的自由,很不划算。做正式工,几乎每天都要按照老板的要求来工作。做日结工的时候,自己想干就干,想休息就休息,忙的时候就多干,闲的时候就少干。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可以适时的做一些休整。相比之下,挣得钱差不多,甚至做日结工更多。不仅如此,在工厂中的不自由,会时时的折磨他。

这种不自由不仅来源于老板们的约束,还来自同事间复杂的社会交往。做的多了,做的快了,同事们就嫉妒,而做的少了,慢了,又要被嫌弃和嘲笑,尤其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人,因此闲言碎语基本上是不会断的。不愿意或者没有经验应对这些的年轻人,会尤其感受到不自由,不舒适。

而做日结工,就可以避免面对这些,毕竟每一个订单做的人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做日结大多做的是整件或者大家都做同一个工序,还很赶时间,都忙不赢,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不需要交往,也没有时间交往。偶尔的闲言碎语,在订单完成之后就没有影响了。

做日结,最大的自由是,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和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做,最能够赚钱的订单。在东莞的时候,因为比较快手,受到老板们的欢迎,他可以随时进入到订单比较多的工厂,做完就走,因此出现一个工厂七进七出的情况。

在康鹭片区,还有桥南新街等地,更是如此。大量手握订单的老板站在街头或者在招工广场,寻找产业工人,而七哥和他的同行们,则需要在这些订单中挑选到最适合他们,最能够做到钱的订单。

老板们和产业工人在不同时间都有自己的顾虑和策略。上午,工人和老板都拥有很多选择空间和机会,因此老板的价格会开得低一点,工人们的选择标准也会定的高一点;

下午的时候,两者的选择空间和机会都会减少,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一批订单和工人完成匹配,还因为时间变得更加有限,老板提单价,工人降标准,否则两者都要浪费一个白天。

到了晚上,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完成订单的人重新回到市场,老板们的订单往往也更加紧迫,单价的变动变得愈发没有规律。这种因为参与人员密集和策略丰富的选择场景,碰撞出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也蕴藏了大量的机会,包括一天赚2033元的机会,也包含了一天仅赚300元只能够保本的可能性。

对于七哥而言,虽然不是每次结果都那么如意,但是这种“经营”自己时间和劳动所带来的刺激感,包括不确定本身,都让他对自己的付出和能力有深刻的感知。

在这个过程中,挫败感和成就感并存,共同构成了他丰富的生命体验,生活因此变得精彩。可见,作为一名做日结的技术大神,在不需要自己投入资金的情况,仅靠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经营的自由,是一件美事。

通过自由“经营”,不仅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还能够实现自我的全面成长。每天的经营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得自己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都在增长。

虽然身体机能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有所退化,但是“经营”本身带来的智商、情商的充分锻炼,对市场本身的把握感,使得产业工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不断的提升。

这种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一拿到一件衣服就知道做这件衣服的难易程度,这件衣服是否是或者有可能成为爆款。七哥告诉我们,他喜欢做爆款,因为爆款这类单往往会相对较大,且一段时间内都会连续有同样或者相似的单,容易赚到钱。做的久了,琢磨得多了,他往往能够判断老板手里的货是不是或者会不会成为爆款,那样赚的钱就会比较多。

在七哥看来,这是在工厂做长工的人没有办法比的。他们往往不需要太多经营,甚至过的有些枯燥和麻木,是七哥不能忍受的。

手里有钱,就是保障

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全面的成长,也并非没有代价。一些做质量货的长期工,他们的收益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有些还交了社保,以后养老更有保障。但是七哥并不在乎这些。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保障就是手里有钱。有钱就能够娶老婆,生孩子,以后才有保障。再不济,手里有钱,以后拿着钱回村养老,种种菜,等到不能动了请个人来照顾也是可以的。实在困难的时候,国家也不会见死不救。这些想法实在有些消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实际上,对于七哥来说,交社保也是不现实的,他需要手里有更多的现金。一个主要的用途就是要谈恋爱,为结婚做准备。七哥有两兄弟,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除了父亲出来打了两年工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务农,收入不高,支持两兄弟的能力有限。因此与不少年轻人可以依靠父母支持组建家庭不同,他只能够靠自己。

七哥也谈过几次恋爱,因为出来的早,原来服装厂都是年轻人,而且年轻女孩多,谈恋爱的机会也多。但是要结婚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是因为女孩家里反对,也有女孩觉得他条件太差不愿意与他结婚的。

最近一次恋爱,谈了两年,是和一个湖北女孩,最后还是因为钱的问题分了。10多万的彩礼,相比老家30多万的彩礼来说不算高,但是要买房买车,对于七哥而言,基本上不可能。

虽然打工这么多年,实际上七哥并没有存到钱。在汕头的时候,那时候在父母的要求下有老乡管着,每个月的钱寄回了家里,但是当时挣得钱不多。因为是童工,很多时候老板给的也不多。

到了东莞,收入逐渐增加,但是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和同龄人的交往也多了起来,那时候也正是好玩的时候,每个月4000-5000元,每年能够存下来的钱很少,这部分钱(6万元左右)也用来支持家里建房子,也是为结婚做准备。

直到2022年来到康鹭片区,才真正有了存钱的能力,一年能够挣个10多万,加上抖音的收入每个月4000多,差不多有20万,每个月一个人的开销大概为3000元,减去回家的开销,每年能够存下10多万。

问题是,他觉得自己已经31岁了,等到他存够结婚的钱,再想找媳妇也是困难的。康鹭片区正在拆迁,离开这里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够挣到这么多。他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来到康鹭片区。他想着如果10年前他就进了康鹭片区,也许这个时候他已经结婚生子了。

他这样安慰自己,自己在二婚市场还是有优势的。因为相对于那些结过婚且有孩子的男性,他还是更容易被一些二婚的女性青睐。自己还是要努力挣钱,因为如果没有钱,即使结婚了,最后也会离婚。他的几个同学,很多和他一样,没有上多少学,打工也没有挣到钱,结婚后又离婚了。

他还是希望通过结婚生子获得保障,虽然这也可能会因为孩子不孝或没有能力最后只能靠自己养老,但也好过自己去世之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很快就没有人会记得自己。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手里没有钱是不行的。

★本文作者:李婷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副研究员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李婷的文章

IPP专访|郑永年:中美围绕人工智能的对话,不要演变成新的“核武器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江模式: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林辉煌:基层减负,没效果!|县域高质量发展|IPP专栏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