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龄娃,有为数不少的家长遇到过“三年级现象”

孩子读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还不赖,虽不能说是班里的第一名,但与最高分,相差也不大。

不知不觉到了三年级,一样的学习方法,一样的学习状态,孩子的成绩却开始明显下滑。不是一分、一分地滑,是五分、十分、乃至二十分地不断往下坠!

孩子说不清楚为什么,家长也搞不明白为什么,由此焦虑不堪。

实际上,“三年级滑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我家孩子六年级,也经历过“三年级滑坡期”,经过努力,回归正常。在最近一次的小升初二模考试中,总分班级第二,年级十二。

所以,首先我想说的是,家长先放宽心,别焦虑。当然我们要引起重视,找到原因,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普遍在三年级出现成绩波动呢?

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找问题所在。找对了,及时纠正,孩子的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

01

先从客观找原因

不得不承认,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和难度跟一二年级比有了较大提升。

以语文为例,建议各位家长翻一翻一二三年级的语文课本,对比一下,一目了然。你会发现,三年级课文无论从篇幅、深度还是字词角度看,相比一二年级,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包括作文,一二年级只是看图写话,三年级开始变成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以数学为例,一二年级是简单的认识“数”,练计算,但是三年级后,涉及到了需要理解的应用题,考验了孩子的知识储备,与思维逻辑。

总体来说,一二年级侧重的是基础的知识和简单的技能培养,三年级开始则涉及到更深入的概念、逻辑思维等。这意味着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求提高了,如果孩子没有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成绩就容易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再来找找主观原因

就像前面说的,孩子读一二年级时,学习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为知识简单,加上大多数孩子都有幼小衔接的知识储备,有些孩子哪怕上课不认真听,靠着小聪明,成绩也一样考得很好。

但是,这种差距,会从三年级开始拉开,也就是我们说的“孩子的老本吃完了”。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三年级,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写,不预习不复习不抓紧时间……所有这些坏习惯都会随着三年级知识难度增加后,用力拖孩子的学习“后腿”。

还有一些孩子,一二年级习惯了事事依赖父母,但升三年级后,很多知识内容需要孩子独立思考,孩子不会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分析判断,那么面对这样的题目时,就会无从下手而决定放弃。

在主观原因方面,用一句话来概括,父母在孩子一二年级时只注重学习成绩,不注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等,孩子三年级成绩下滑是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其他外部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外部因素, 引起孩子情绪波动,导致成绩下滑。家长需要关注并排查一下。

比如家庭问题。

这个阶段,父母关系是否和睦,还是经常吵架,乃至到了离婚地步?父母离异,会让孩子感觉被抛弃,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影响,孩子无心学习,成绩自然下滑。

家里是不是新添了成员?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会带给小家庭很多忙乱,生活上也好,情绪上也好,家长难免照顾不到孩子,让孩子感觉被忽视。孩子虽然不表达,但失落乃至嫉妒的心理,会牵扯孩子的读书心思,影响到学习效果。

如果家长工作有变动,原来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工作调动后陪伴孩子的时间骤然减少。家长可能以为孩子会体谅,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这种落差感会让他感觉孤单、不安,进而影响到学习。

比如校园环境。

孩子在学校里是否被霸凌?是否受排挤?是否因某些原因受到老师针对?又或者,孩子新换了学校,他是不是适应……这也是影响孩子成绩波动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为人家长,先从这三方面找找原因,对号入座一下,针对性解决问题,帮助孩子解决“三年级现象”,顺利过渡分水岭,让孩子的学习路越走越顺。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